正文

勇于反抗的性格(2)

毛澤東傳:崢嶸歲月 作者:李銳


少年毛澤東的心靈受到的一次最大震動,是1910年長沙幾萬饑民的“搶米”暴動。1909年,湖南濱湖各縣發(fā)生大水災,長沙、湘潭、寶慶、衡陽等縣也發(fā)生蟲、旱等災。1910年春,奸商、豪紳乘機囤積居奇,如王先謙、葉德輝(王先謙(1841—1917),湖南長沙人,清同治進士,漢學家,編著書籍數十種。葉德輝(1864—1927),湖南長沙人,清光緒進士,以收藏和??惫偶忻?。從戊戌變法時期起,王、葉即為湖南頑固黨的首領和民憤極大的劣紳。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葉破壞農民運動,1927年被革命政府判處死刑。)等家積谷上千石、萬石;巡撫岑春蓂也勾結外省奸商和英、美、日等外商,偷運谷米出省,因而引起米價飛漲。廣大勞動人民糧絕食斷,無以為生。4月中旬,終于在長沙城爆發(fā)了群眾搶米事件。在連續(xù)幾天之中,幾萬城鄉(xiāng)饑民搗毀了撫臺衙門,英、美、日、德等國領事署和洋行、躉船、堆棧、教堂、醫(yī)院,以及為豪紳所把持的學校,也多被焚燒或砸毀。岑春蓂調遣軍隊殘酷鎮(zhèn)壓,群眾死傷近百人。為了平息民憤,清政府事后被迫將岑春蓂等革職,王先謙、葉德輝等“降級調用”,“革去功名”。這個大暴動波及湘潭、益陽和濱湖各縣,饑民紛紛聚鬧大戶,吃“排家飯”。韶山也發(fā)生了窮人“吃大戶”的事情。在這以前,韶山農民的秘密組織哥老會(哥老會(以及青幫、在理會等)是在清初形成的民間秘密團體,組成分子主要是破產農民、失業(yè)手工業(yè)者、流氓無產者等。)曾經同地主發(fā)生沖突,為首的一個鐵匠被殺害了。這些驚人的事件,在毛澤東的同學和友伴中引起了議論和同情,但只有他進一步認識到這同大家的生活都有密切的關系。韶山許多農民過著挨餓受凍的日子,有的因無錢治病而死去,有的為生活所逼而投塘、上吊。這些耳聞目睹的慘象和群眾的自發(fā)斗爭,在少年毛澤東的心靈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埋下了最初的反叛種子。

他自己生活中的直接反叛,則是反對父親的專制和刻薄。他在家中度過的童年和少年,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反抗的。父親送兒子讀書的唯一目的是為發(fā)家,一旦發(fā)現兒子讀書有越“正道”,就常常無理地責罵他“懶惰”、“不孝”,有時甚至加以體罰。這個少年最早的一次“反叛”,是在他10歲的時候,為抵抗經常打罵學生的私塾教師,獨自從學堂逃出,在附近山中迷了路,亂跑了3天之后,才被家人找回。從此以后,對這個桀驁不馴的“逆子”,父親和塾師不得不溫和一些了。毛澤東在回憶中幽默地說,家里分成兩個“黨”:一個是執(zhí)政黨,只父親孤家寡人一個;另一個是反對黨,由他和母親、兩個弟弟(毛澤民和毛澤覃。),有時還包括長工在內組成。母親只贊成用溫和的辦法來對付,他則主張公開的反叛。為了辯駁所謂“不孝”的責備,他以經書做武器,對父親說:經書上說的“父慈子孝”,可見“父慈”在先,“子孝”在后,哪有父不慈而子能孝的呢?有一回,父親當著許多客人責罵了他,于是他忿而從家里跑出,父親從后面追來,他就以“投塘”相威脅。這種反抗,終于換得父親一定的讓步。他的最大的“忤逆不孝”是抗婚。父親按照古老的陋習,為他娶了一個比他大4歲的18歲的媳婦,他堅決拒絕,一直不承認這樁“婚姻”,父親也無可奈何。他尤其不滿意父親的慳吝,在窮人“吃大戶”的那年,囤積谷子,不肯平糶,他認為這是非常不人道的。還發(fā)生過這么一件事:有一年舊歷年關,父親要他去收一筆豬錢,在回家的路上,碰見幾伙衣衫襤褸的窮人,他便把錢散給了他們(柳六文:《我所知道的毛澤東先生二三事》,載1945年9月8日《新華日報》。)。

舊時私塾兒童常受教師體罰,毛澤東對此很反感。他10歲在南岸私塾時,一次挨了打,他氣得背起書包就走,又不敢回家,在山沖里轉悠了3天,才被找了回來。他回憶這次的“反叛”說:“到家以后,想不到情形有點改善。我父親比以前稍微體諒一些了,老師態(tài)度也比較溫和一些。我的抗議行動的效果,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