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和九頭蛇怪(1)

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作者:(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請砍我的頭—眼中的色彩通過什么魔法變成口中的色彩—如何在迪拜舉重

生活中的一半事物未被命名

設(shè)想一下,你到郵局去給遠在中西伯利亞的表兄郵寄一箱香檳酒作為禮物。為避免包裹在運輸途中受損,你通常會打上“易碎”或“小心輕放”的(紅字)鋼印。那么我問你,你是否思考過“易碎”的反義詞是什么?

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易碎”的反義詞就是“強韌”、“堅韌”、“結(jié)實”,諸如此類。但是強韌、結(jié)實的物品雖不會損壞,但也不會變得更牢固,所以你無須在裝有它們的包裹上寫任何字—你何曾見過有哪個包裹上用粗重的綠色打上“牢固”兩字的?從邏輯上說,與“易碎”包裹截然相反的包裹上應(yīng)該標注“請亂扔亂放”或者“無須小心”的字樣。包裹里的東西不但不會受損,還會從顛簸和各類撞擊中受益??偠灾瑢Α耙姿椤钡陌鼇碚f,最好的情況就是安然無恙;對“牢固”的包裹來說,安然無恙是最好的,也是底線的結(jié)果。因此,易碎的反義詞是在最糟的情況下還能安然無恙。

我們之所以將此類包裹冠以“反脆弱性”之名,是因為《牛津英語詞典》中找不到一個簡單的非復(fù)合詞來描述“脆弱”或“易碎”的對立面,不造新詞難以準確地表述這一概念?;蛟S,我們通常并未意識到“反脆弱性”的存在,好在它天生就是我們祖先行為的一部分,是我們生物機制的一部分,也是所有迄今能生存下來的系統(tǒng)的普遍特征。

要了解這個概念在我們頭腦中有多么陌生,不妨在你的下一次聚會、野餐、暴動前的集會上問上一圈,看看有多少人了解“脆弱”的反義詞(不要忘記反復(fù)說明你指的是確切的反義詞—具有截然相反的特征和結(jié)果)。你聽到的答案除了“強韌”之外可能還有堅不可摧、結(jié)實、牢固、復(fù)原力強、堅固、防某些東西(比如防水、防風(fēng)、防銹)—除非他們聽說過本書。事實上,不僅是個人,許多學(xué)科領(lǐng)域也未將此概念弄清楚。這是我看到的所有同義詞和反義詞字典里普遍犯的錯誤。

換種方式來看。因為正面的反義詞是負面,而不是中性,那么正脆弱性的反義詞就是負脆弱性(所以我們稱其為“反脆弱性”),而不是強韌、堅固、堅不可摧等中性詞。事實上,用數(shù)學(xué)公式來寫,反脆弱性其實就是在脆弱性前面加了一個“負號”。

這個盲點似乎普遍存在,在我們所知的主要語言,無論是現(xiàn)代語、古語、口語或術(shù)語中,并沒有“反脆弱性”一詞。甚至俄語(蘇聯(lián)時期)和標準的布魯克林英語中似乎也從未提到過“反脆弱性”一詞,而是將其與強韌性等詞混為一談。

可以說,我們生活中的一半事物—非常有趣的一半事物—都還沒有被妥善命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