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隨處可見的過度補償和過度反應(yīng)(7)

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作者:(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一本書遭到了批評,實際上說明它引起了真實的、毫不虛假的關(guān)注,表明它不是一本無聊的書,要知道,無聊是一本書最致命的缺陷。讓我們想想安·蘭德現(xiàn)象:她的書《阿特拉斯聳聳肩》和《源泉》被數(shù)百萬人閱讀,或者我們可以說,這本書的暢銷多歸功于那些粗暴陰損、試圖抹黑她的評論。一階信息關(guān)乎強度,所以重要的是評論家花了多少努力來試圖阻止其他人閱讀此書;或者用生活中更常見的例子來說,重要的是你花了多少工夫來貶損某人,而不是你具體說了什么。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人們讀一本書,就告訴他們這本書被“高估了”,同時別忘了帶上一些氣憤的語調(diào)(要獲得相反的效果,則采用認(rèn)為書“被低估”的態(tài)度)。

巴爾扎克曾講述女星如何賄賂記者(常用實物賄賂)來撰寫吹捧她們的評論,但聰明的女星往往讓記者寫些負(fù)面評論,因為這會讓觀眾對她們更有興趣。

我剛剛買了湯姆·赫蘭德寫的一本有關(guān)伊斯蘭教興起的書,購買的唯一原因就是他遭到了格倫·鮑索克這位赫赫有名的羅馬黎凡特地區(qū)歷史“活教材”的攻擊。在此之前,我以為湯姆·赫蘭德只是一位通俗讀物作家,所以從未將其放在心上。我甚至都沒有去閱讀鮑索克的評論。因此,這里有一個簡單的經(jīng)驗法則(啟發(fā)法):要評估某項研究的質(zhì)量,只要看作者公開的書面回應(yīng),批評最猛烈的人或者批評最輕的人,哪個才能作為標(biāo)準(zhǔn)。

批評本身就是對壓制的反脆弱性反應(yīng),錯誤的發(fā)現(xiàn)者樂意看到被批評者的反擊,以驗證一些想法。據(jù)說讓·弗雷龍是一位善妒的思想家,也與一般善妒的思想家一樣有著平庸的思想,但他卻因激怒了原本老于世故的伏爾泰,促使后者寫下許多針對他的諷刺詩,從而在思想界扮演了一個頗為重要的角色。伏爾泰自己也是一個鉆營的人,非常擅長挑釁別人,并從其反應(yīng)中受益,但這回輪到他自己,他卻忘記這個規(guī)律了。伏爾泰的魅力也許就在于不知道該如何保存他的智慧。因此,同樣的隱性反脆弱性可以從我們對思想和人的攻擊中反映出來:我們害怕這種攻擊,也不喜歡負(fù)面曝光,但是如果你能挨過這種詆毀,則能大大受益,只要當(dāng)事人看上去動機(jī)充分并足夠氣憤—就像你聽到一個女人在一個男人面前說另外一個女人的壞話(反之亦然)。這里有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性偏見:他為什么要攻擊你,而不去攻擊別人,其他人也有可責(zé)之處,難道不值得攻擊嗎?由于反脆弱性的存在,他攻擊或詆毀你的努力反而使你出了名。

我的曾外祖父尼古拉斯·戈恩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盡管樹敵眾多(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他的克星,我在塔勒布家族這邊的高祖父),但是他卻成功地長期把持政壇寶座,并大權(quán)在握。當(dāng)我的外祖父,尼古拉斯·戈恩的大兒子開始從事行政工作,并有望從政后,他的父親在臨終前把他叫到面前說:“我的兒子,我對你很失望,”他說,“我從未聽到外界對你的指責(zé)。你已經(jīng)證明了自己根本無法激發(fā)別人對你的嫉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