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讀信息(4)

重新理解媒介:揭開傳播、社會網(wǎng)絡與群體秩序之謎 作者:醒客


信息拷貝改變了媒介過程,原來自然媒介只是感覺外界的手段,有了拷貝,同樣的感覺只需要通過拷貝來實現(xiàn),不再需要原本的事物,就像看舞臺戲原本需要演員親自表演,現(xiàn)在有了錄像機,表演一次之后,人們可以通過錄像來看,而且可以隨時、重復地觀看。

信息拷貝改變了人與世界的關系,拷貝是事物的影子,媒介越發(fā)達人們就越多地生活在信息影子構成的世界里。生活在影子里本身沒有問題,但影子如果不能實現(xiàn)人與世界的有效聯(lián)系,媒介制造的影子“假象”就可能掩蓋原本事物的“真相”,就像人們沉浸在各種電視劇、電影和小說中,離現(xiàn)實的世界越來越遠。

照片、錄像、電影、電視甚至三維雕塑,這些信息拷貝今天看來已經(jīng)稀松平常,但人們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卻不是這樣。在沒有影像媒介之前,人們對外界事物具有唯一性認知,比如,你在樓道往下跑的時候迎面碰到了鄰居,等你跑到樓門口,如果再次看到這個鄰居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非常奇怪甚至恐懼,因為基于常識的理解,每個人是唯一的,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在兩個地方。一百多年前,照相還不太普及的時候,人們擔心照一次相丟一次魂,人們把影像理解成了人身體的一部分,甚至是靈魂;在落后地區(qū),人們第一次通過錄音機聽到自己的聲音,通過電視看到活動的人像,也會像看到真人演出隊一樣興奮。信息拷貝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被“假象”不斷包圍,并逐漸習慣與影子相處。信息拷貝改變了人們對世界唯一性的認知。

信息拷貝不是重新記錄一次,更多是從已經(jīng)記錄的信息上直接拷貝,因此拷貝是信息的復制,復制的過程需要盡量保持信息不受損失,信息不損失的復制叫作無損復制。

符號:實現(xiàn)記錄與復制

符號是一種簡化的記號,讓記錄變得容易。

一個原始人走到另一個原始人面前,拿起棍子在地上開始畫畫,他想告訴他今天一早看到的日出情景:圓圓的太陽、直直的樹、菱形的石頭、尖尖的山峰,還有早起的人……想把看到的圖景畫清楚并不容易,即便很努力,也會丟失很多細節(jié),當然,如果要求粗略則容易一些:太陽周圍有沒有云彩、樹有沒有葉子、石頭是在土里還是地上、山陡不陡、有幾個人……能描繪出這些,看的人雖然依舊不能直接看到,但假如他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日出,便能夠想象到大概的情形。

正如前面所說,信息只是投影,并不能完整地呈現(xiàn)外界事物,用樹枝、畫筆來勾畫世界,無論做多細致的工作,都無法與眼見為實的事物相比,事實上,信息能夠被人使用,并不只靠媒介的指代,還依賴于觀察者的常識經(jīng)驗。還把看日出作為例子,只要說:晴天、薄霧、遠山……許多人就能夠多多少少體會到當時的情景,因為大家能根據(jù)經(jīng)驗記憶來補充感覺。

再現(xiàn)事物并不在于信息記錄有多詳細,而在于信息能否通過人的常識經(jīng)驗讓人得到認知。理解到這一點就容易知道,可以用符號指代的方法來簡化媒介的使用。用簡單的標志來指代一類事物叫作符號,符號是簡化信息記錄的方式。與符號相對,能直接引起人感覺的信息叫作感官信息。感官信息與符號的區(qū)別是什么呢?符號只有索引的作用,需要通過經(jīng)驗回憶已有的感覺,而感官信息可以直接體會到新感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