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海派玉雕(11)

玉蟲 作者:唐大偉


佟一琮自然是沒打算買什么,步凡同樣也是空手而回。佟一琮卻覺得這是來上海以后過得最開心的一天。一直到快散集,他和步凡才戀戀不舍地走出了藏寶樓。佟一琮堅持要請步凡吃頓飯。步凡笑說,“我從來不接受屬下的吃請,不過現(xiàn)在你不是屬下,是同道中人?!?/p>

這個評價,是佟一琮沒想到的,他甚至不相信,這就是那個罵自己兇得像對階級敵人的步凡,而同道中人這四個字,用在自己身上,他更覺得實在是高攀了。除了來自岫玉之鄉(xiāng),玉知識玉文化方面,和步凡相比,就是一個研究生和一個小學(xué)生的對比,這也不準確,應(yīng)該是一個研究生和一個幼兒園孩子的差距,可步凡竟能視自己為同道中人,他又驚又喜又慚愧。也在心里暗下著決心,一定要惡補特補。

雖沒客氣,但在吃什么的問題上,步凡堅持一定要吃東北菜。這個一定,讓佟一琮心里又是一熱,上海人口味偏甜,東北菜偏咸,吃慣清淡甜味的上海人步凡堅持要吃東北菜,其中的意思不用講出來。

砂鍋燉排骨酸菜、紅燒帶魚、松花蛋拌豆腐和雷擊黃瓜上了桌,二兩小酒下肚,步凡告訴佟一琮,“今天有人走眼了?!?/p>

佟一琮不解,“哪件?”

步凡說:“你最喜歡的那件?!?/p>

佟一琮啃了一半的排骨放了下來,瞪起眼睛,“那件確實是岫玉,籽料,透閃石,我不會看走眼的?!?/p>

步凡說:“岫玉不假,可那沁色假。”

佟一琮語氣有些猶豫,“紅褐的沁色,岫玉河磨玉的皮色,不能假??!”

步凡說:“這是沒站在古人琢玉的角度考慮,古人琢玉講究的是‘料有所選、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沁有所生 ’,采自河流水中的籽玉料,琢玉前都帶有天然侵蝕和皮色,一般情況下是黃、灰或者紅褐色,和出土玉石上的侵蝕色特別相像。不過,作假的人不懂,這些皮色,在六千年前紅山文化的琢玉者看來,是玉料的毛病、是瑕斑,在琢玉之前,幾乎都要把它全部去除,這就是作假者弄巧成拙了。只是,那位買主是真沒看出來?!?/p>

是否作假,佟一琮更相信步凡的眼光。但對于紅山古玉,佟一琮不完全贊同步凡的觀點。在他的印象中,紅山文化的玉龍,吻部和尾尖上泛著紅暈,紅暈就是岫巖河磨玉的石皮,祖先會留下石皮,原因很簡單,尊重天然。古人沒有先進的琢玉工具,也不會挑三選四,覺得咋好看就咋弄。比如那只玉龍,如果把紅皮去了,就缺了“肉”,外形上單單薄薄,還會好看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