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像領袖一樣思考,有負重之心
領袖之所以成為領袖,是因為他們有負重之心,以使命感敦促自己。領袖在思考時,一定是從全局考慮問題,不僅看利益,重要的是看別人的利益,以及整個環(huán)境的利益,尤其是社會利益。領袖不只看眼前,也不只看長期,更多時候是將遠近結合、近期利益與遠期利益進行平衡,既解決當前的麻煩,又不會影響到未來的利益,也不會影響所有關聯方的利益。
任何有成就的投資人都在像領袖一樣思考,都有負重之心,都在以資本開局,支持企業(yè)家,支持創(chuàng)業(yè)者。不要再說投資人為了利益才行動,當然,投資人不會做沒有利益的事情,但更多的時候投資人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對社會價值進行實質性推動,是另一種公益行為,是最靠前沿、最具實踐性的公益行動。
領袖最關注的是未來,投資人探討的是 5年、10年以后投資企業(yè)的價值問題;是從完整市場發(fā)展的角度去尋找價值,而不是簡單地去評估一個產品;是強調企業(yè)的特色和潛力,而不是強調產品的市場和價格;是通過遠期的預測來尋找投資的理由,而不是通過短期利益的攫取來判斷。
沒有遠見的投資人大多都是 “機會主義者 ”,說難聽一點就是撈一把就走,5年、10年以后所投企業(yè)會怎么樣從來不去想,他們只關心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各種手段 “撈足 ”短期利益。這樣的投資人不在少數,對投資人的非議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當然,這些投資人也沒有錯誤 ——關注自身利益本來沒有錯,只是,他們身上缺少了責任感。
成功的投資人正處在像領袖一樣思考的核心圈,用領袖思維指導的投資行為成為成功典范,其他投資人根本無法復制:
這樣的投資人把思維方式從傳統(tǒng)的利益觀里直接跳出來,再配合像領袖一樣的大局觀和頗具震撼力的領袖思維優(yōu)勢。
盡管這樣的投資人入行比其他成熟的投資人晚了相當長的時間,但他們的成功從像領袖一樣思考開始的那刻起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
每個人接觸過成功的投資人后,都是感慨萬千、熱血沸騰,想說得太多 ——一個成功投資人獲得的評價總是有好有壞,無論說好說壞,重要的是這些投資人以領袖一樣的思考牢牢把握了投資的核心價值,也讓被投企業(yè)把握住了市場的脈搏。
像領袖一樣思考,可以幫助投資人再現一個項目從無中生有到孕育、成長、發(fā)展、壯大,甚至到被顛覆的全部過程,以及中間會有什么坎坷,如何繞過障礙或破除障礙。在這樣的投資人眼里,項目的發(fā)展歷程,和一個生命的歷程完全相同,一樣有心路歷程。這樣的投資人以項目生命感染力為核心,塑造了一個個極富個性與號召力的企業(yè)和企業(yè)家。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或者說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投資人,而不是那種滿心只有利益的投資人,就需要向企業(yè)家以及社會準確傳達一種百折不撓、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也就是領袖思維里最重要的負重之心,反復強調“我們,我們,我們”,這是一種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具有建設性的,這就是使命感!
感染和打動企業(yè)家的正是體現在 “我們,我們,我們 ”中的 “使命感 ”,每一位企業(yè)家、每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都曾經擁有也希望永遠擁有的東西 ——許多人不知不覺中正在把這種使命感丟失在了逐利的路途上,而在像領袖一樣思考的投資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所遺忘的使命感,接受到的自然是非同一般的震撼和感動,鼓勵自己以更健康地態(tài)度去面對商業(yè)。
使命感!飽含負重之心的使命感!使命感是每個積極向上的人都希望擁有的力量,投資人所有的思考全部圍繞使命感展開,抓住并投資到有潛力、有價值的項目就自然水到渠成,這樣的投資人想不成功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