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1.1歐元買1歐元(1)

幸運心理學(xué) 作者:(德)赫爾曼·歇爾


通常在理智的決定以及妥協(xié)背后隱藏著真正的非理性,那都是我們作繭自縛,我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在自己以及他人沒能察覺的情況下,堅持那些不理智的狀況。但是有的時候,情況正好相反:當我們被要求去選擇一條不理智的道路時,我們能明顯做出理性的行動。

這是馬丁·舒比克通過試驗加以證明了的。馬丁·舒比克是耶魯大學(xué)的經(jīng)濟理論家,研究博弈論的專家之一。他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將1歐元放在拍賣臺上拍賣,起拍價格為10歐分,每叫一次價,增加10歐分。第一位競拍者報價20歐分。他贏了,用20歐分拿到了這1歐元,賺得了80歐分的利潤。但是,他只是在沒有其他競拍者繼續(xù)報價的情況下才能贏得這個拍賣。下一位競拍者效仿他這么做,報價30歐分!整個過程如此繼續(xù)下去。正常情況下,比較明智的拍賣程序是,最后一位競拍者報價90歐分,這樣他就能拿到最小的利潤:10歐分。報價100歐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所有人都不會從中獲利。

如果你對人的本性有一點了解的話,就可以簡單地預(yù)測到,有些人不愿意看到除他之外的其他人用90歐分換得1歐元。他們寧愿用最沒意義的報價讓前面一位報價者得不到哪怕小小10歐分的利潤。這種卑鄙行為是根本不會讓馬丁·舒比克感興趣的。后來,他在拍賣中加入一條額外的規(guī)則,使得整個拍賣過程更加有趣:報最高價格以及次高價格的兩位競拍者都必須將他們所提供的價錢交付給拍賣商。這就突然一下子增加了拍賣的緊張度,拍賣的風(fēng)險就是:如果有人在拍賣結(jié)束不久前出價高過他,他還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一場拍賣是這么進行的,我有時也在報告中實施過類似的活動:報價不斷上升,到達50歐分的界限時,報價就直接上升到90歐分。接下來,拍賣仍然在繼續(xù)!報價一般都會升至1.3歐,之后還可能繼續(xù),直到有人拍板成交。這樣,我經(jīng)常從報價最高的競拍者那里得到1.3歐,從次高報價的競拍者那里得到1.2歐。冷靜觀察一下這種情況,為什么有人會花1.10歐元去換取1歐元呢?其中的理由是不言而喻的。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報價90歐分的競拍者的境地:他會被另外一位報價1歐元的競拍者超越。因此,報價90歐分的競拍者必須為這次拍賣支付出90歐分,從而什么都沒得到。報價1歐元的競拍者卻拿到了1歐元。當報價90歐分的競拍者用1.1歐元的報價超過了報價1歐元的競拍者時,那么雖然他有10歐分的損失,但是卻拿到了1歐元。這比虧損90歐分,并且什么都拿不到更劃算。剛剛報價1歐元、現(xiàn)在被報價1.1歐元的競拍者超出的競拍者當然也會想到這點,于是他報出1.20歐元的價格,如此繼續(xù)下去。最后,一般總有兩位競拍者不斷報出高于另一位的價格,他們都打算用多余1歐元的價錢去換來那1歐元。他們不斷花出更多的錢,只是希望減少自己的損失。就像那些典當自己最后一件襯衫的賭徒一樣,他們還寄希望可以再次贏回輸?shù)舻膿p失。

其實在經(jīng)濟生活中也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虧損了一些錢之后,還會有更多的錢投出去,盡管對一艘已經(jīng)不斷下沉的輪船進行“事后投資”帶來的再融資機會,比投資相同的錢去開展其他生意帶來的機會要少得多。那些固執(zhí)己見的人需要為此支付不理性成本,它們也叫“沉沒成本”,憑借這個成本是永遠不能夠進行再融資的,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它們必然會被浪費掉,并且是在自愿的情況下浪費掉的。因為與提前承認失敗,立即干點其他事情相比,那些人認為這樣花出去感覺更好。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進行投資時,盡管我們知道這樣做根本沒有意義,還是會繼續(xù)。我們給自己和別人帶來損失,僅僅因為我們已經(jīng)開始了行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