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人有三個層次,你活在哪個層次?(16)

活著不是給別人看的 作者:廖之坤


佛教中有“自渡”和“渡人”的說法。“自渡”出于自私的心理;“渡人”是一種無私的行為。佛教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將“自渡”與“渡人”、自私與無私統(tǒng)一了起來。

如果我告訴你,佛陀是一個最自私的人,你信不信?

如果我告訴你,他又是一個最無私的人,你信不信?

如果我再告訴你,佛陀是一個最自私又最無私的人,你信不信?

實際上,佛教一直在宣揚,從根本上來講,極端的利己主義和極端的利他主義是一致的。例如,佛陀最初尋求佛法的動力來自于“自渡”。佛陀在皇宮里,雖然享受著榮華富貴,卻也感受到了人生的痛苦,于是便想尋求解脫之道。這時,他的動機是“自渡”,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夠脫離無邊的苦海。這一動機與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后來,他卻在菩提樹下發(fā)現(xiàn):要想“自渡”必須“渡人”;要想“渡人”則必須“自渡”?!白远伞?,是一種最自私的行為,“渡人”又是一種最無私的行為。

為了自渡而去渡人,所以,他是一個最自私又最無私的人。

在《楞嚴經(jīng)》中,佛陀很明確地提出:“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yīng)世?!币馑际钦f,自渡之后,自己覺悟了,修行達到圓滿的境界,才可以去幫助別人,這就是現(xiàn)在的佛。在《金剛經(jīng)》中又說,一個人要想自渡,就必須在內(nèi)心深處許下諾言,這個諾言就是幫助別人、救人于危難,即大慈大悲的菩薩心。意思是,要想“自渡”就必須懷有“渡人”之心。

看到了嗎?學(xué)佛并沒有那么難:一要好好照顧自己;二要好好照顧別人。照顧好別人的目的,是為了好好照顧自己;而只有照顧好了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些話很熟悉呀?好像在哪兒聽到過。是的,每次乘坐飛機的時候,空乘人員都會在廣播里說:

“當(dāng)緊急情況發(fā)生時,請先將自己的氧氣面罩戴好,然后再去幫助別人?!?/p>

一個自身難保的人,怎么可能去保護別人?

然而,生活中常常就有這樣的人:一個連幫自己父母洗碗都不愿意的人,卻一心想去拯救世界;一個連自己都無法控制的人,居然想去管理別人;一個連夫妻關(guān)系都處理不好的人,卻夢想去當(dāng)人生規(guī)劃師。

一個沒有“自渡”的人,怎么可以“渡人”?

每次在飛機上,聽到這個安全須知時,我都會想,雖然這些漂亮的空姐沒有穿袈裟,沒有雙手合十,沒有對我們說“阿彌陀佛”,但是她們宣講的卻是佛法最根本的東西。把佛法搞得很神秘的人,是對佛法的蔑視和羞辱。分析這些人的動機,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之所以把佛法搞得很神秘,也許是自己想成為神秘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