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縱有疾風來,人生不言棄(2)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作者:劉同


后來聽說他是師范中專的保送生,家里條件不好,靠自己努力爭取到讀大學的名額。寫文章很有一手,所以一進學校就被任命為文學院的宣傳部副部長。再聽說,他在讀中專的時候就發(fā)表了多少多少詩歌、多少多少文章,女生們在聊起“李旭林”三個字時眼神里全是光芒,閑聊的信息里也包括了“他的字是多么的雋永,家境是多么的貧寒,性格是多么的孤傲”,印象里的才子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

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能與這樣的人成為同學,當然也就更沒有想過能和這樣的人成為朋友。即使后來知道他與自己是同鄉(xiāng),同樣在郴州城里讀了好幾年的書,但感覺上的那種遙遠仍然存在,不因同鄉(xiāng)這個詞而靠近。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那樣的感受——自己與他人的差距不在于身高、年紀、出身或是其他,而是別人一直努力而使自己產(chǎn)生的某種羞愧感。我覺得我與李旭林之間便是這樣的差距。

大學生活順利地過了三個月,院學生會招學生干部,我也就參照要求報了宣傳部干事的職位。中午去文學院學生會辦公室時,李旭林正在辦公室寫毛筆字,看見我進來便說:“同學,你毛筆字怎么樣?”

除了會寫字之外,我的字實在算不上規(guī)整,更不用提有型了。

看我沒什么反應(yīng),他一邊繼續(xù)寫,一邊問我的情況。

我沒有發(fā)表過文章,也從來不寫文章,字也寫得不好,只是中小學時常常給班級出黑板報,沒有其他的特長,唯一的優(yōu)點恐怕就是有理想了,連性格開朗都算不上。

“哦,對了,我也是郴州的。”最后我補充了一句,同時咧開嘴笑了起來。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因為實在無法在各種對話中找到與對方的一絲共鳴,那是我不丟面子地解決自己尷尬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他沒有任何反應(yīng),我也能全身而退。

“哦,是嗎?那還挺巧的?!彼屏送谱约旱难坨R,并沒有看到我燦爛的笑,繼續(xù)把注意力放在毛筆字上。

我略帶失望地繼續(xù)說著,“我想報名學生會的干事,具體哪個部門我也沒有要求,總之我會干事情。”

“那你下午再來吧,我大概知道了。”他依然沒有看這邊。

“那先謝謝你了?!蔽也槐魏蜗M刈吡顺鋈?。

“你叫什么名字?”

“劉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