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佛投資你的未來(2)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 作者:(韓)姜仁仙


現(xiàn)在美國媽媽的育兒經(jīng),基本上都是怎么把孩子送進哈佛。這些熱心的媽媽會把哈佛的錄取標準當作圣經(jīng),一板一眼地教育孩子,但是又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一樣,于是她們絞盡腦汁尋求出奇制勝之道。這樣一來,精英學生越來越多,優(yōu)勢如今不再是優(yōu)勢,想進哈佛難如登天。很多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學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落榜,難道,哈佛的錄取標準又有了新調(diào)整?

其實,哈佛的錄取更像是一門藝術(shù),錄取工作考慮更多的是除考試成績以外的那些變量。曾經(jīng)有一位教授說,學生在推薦信里所展現(xiàn)出來的品質(zhì),包括他的可塑性、潛力與個性,都是他們衡量的標準,只有各個方面都達到要求的,才有可能進入哈佛。

哈佛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錄取率十分之一,有時稍高一點。這個數(shù)字不算低,但面對如此眾多的優(yōu)秀學生,再高的錄取率也改變不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事實。

想要進入哈佛,首先你要考一個“變態(tài)”的分數(shù),各科SAT成績要在六百分到八百分之間。高分數(shù)之外,你還必須擁有哈佛學生的特質(zhì):活力四射、動機強烈,同時也充滿熱情。哈佛與學生之間的選擇是雙向的。校方不會只給與,還要考慮學生能為哈佛貢獻什么??傊?,每年的哈佛新生,幾乎囊括了你能想到的好學生的所有品質(zhì),他們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互相影響和鼓勵,是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群體。哈佛臥虎藏龍,人才濟濟,數(shù)學天才,音樂家,運動員,甚至堪比作家的文學青年,比比皆是。

世界各地的人才,哈佛敞開懷抱歡迎。2005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就讀于哈佛的亞裔學生占18%,黑人和拉丁裔各占8%,美國以外的國家的學生占9%。如此分配不均,自然會讓一些人心理不平衡,憑什么你亞洲學生錄取的比例高出那么多呢(他們顯然沒有考慮到亞洲的總?cè)丝跀?shù))?2007年初《華爾街日報》曾報道說,美國名校陸續(xù)傳出成績優(yōu)異的亞裔學生落榜的消息。估計,校方也是出于避嫌的考慮,想要將亞洲學生的錄取比例限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

報道中提到,以前猶太人也遭到過這種限制,而正是因為這種制約,導致了亞裔學生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除了美籍韓裔學生之外,韓國本土的學生申請人數(shù)也在增加,這就讓邁向哈佛的路更遙遠、更險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