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拉達琴科1910年出生于著名的革命者家庭。他的伯伯斯捷潘是列寧之前馬克思主義地下運動的老將;父親伊萬是布爾什維克黨的創(chuàng)始成員,1917年之后主管蘇維埃泥炭工業(yè)(被視為重要的能源)。他家住在莫斯科東面的沙圖拉小鎮(zhèn),其寬敞、舒適的住宅就在電廠的附近。電廠功能是將泥炭轉(zhuǎn)化成電力,向蘇維埃的首都供電。阿列克謝的母親阿利西婭來自塔林的小布爾喬亞家庭,祖上有德國和瑞典的血統(tǒng)。她希望獲得尊敬,很在乎家庭幸福和個人品味,顯現(xiàn)了她中產(chǎn)階級出身的遺痕。但在意識形態(tài)上,她心悅誠服于共產(chǎn)主義理想,即橫掃布爾喬亞舊文化以創(chuàng)造新人。她是蘇維埃教學理論的前驅(qū),也是克魯普斯卡婭在教育工作中的親密伙伴。她將自己兒子的求學當做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實驗,其理論主要來自俄羅斯體育創(chuàng)始人彼得·列斯蓋夫特和馬克西姆·高爾基的著作。她曾于1903年和1904年在圣彼得堡聆聽過前者的演講,又給兒子起了后者的名字(高爾基的真名是阿列克謝·帕申科夫)。她教阿列克謝各種語言;讓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鼓勵他從事家務(wù)和花園里的瑣事,以激勵他對體力勞動的尊重;安排他參觀窮人居所,以培養(yǎng)他的社會良心。自1917年10月起,阿利西婭擔任沙圖拉的聯(lián)合勞工學校校長。她將之辦成一個公社,既有學術(shù)課程,又有農(nóng)場的勞作,讓孩子從一開始就明白何為共產(chǎn)主義生活。[34]
阿列克謝自小就崇拜父親和其他革命者,但他體弱多病,又因脊椎病而不良于行,從而躲進了一個書生氣十足的幻想世界。他崇拜列寧,把父親鼓勵他向列寧學習的話牢記在心。他在1923年12月聽到列寧的病危消息,便在日記中袒露:“如果這有助于挽救他的生命,我愿沖出家門,把我所有的鮮血獻給列寧。”列寧去世后,阿列克謝在自己屋內(nèi)設(shè)了列寧角,在墻壁上貼滿列寧的照片和熟記的列寧語錄。阿利西婭記錄下阿列克謝的政治進步,其中有他的日記、學校工作和繪圖的樣品、自己對兒子教育的評論。正如她自己描述的,她的記錄是一份“科學日志”,可作為在家庭和學校實施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指南。阿利西婭鼓勵兒子與沙圖拉的其他孩子交往—主要來自電廠的民工家庭—在自家大房子里安排各式游戲和活動,讓自己感覺已是這些弱勢朋友的領(lǐng)袖。阿利西婭在兒子日記本的邊緣寫道:“遵循你父親的榜樣。他是工人階級的領(lǐng)袖,你也要學會充當小伙伴的領(lǐng)袖?!卑⒘锌酥x在母親的鼓勵下,與學校同伴成立了一個“秘密”組織:世界兒童協(xié)會俄羅斯分會的中央局。他們有自己的徽章、自己的革命歌曲(阿利西婭為兒童編寫的《開始》)、自制的紅色橫幅。公共假日時,他們就在沙圖拉鎮(zhèn)四下游行。[35]
1917年的孩子們受到鼓勵,自覺地扮演革命家。蘇維埃教育思想家受歐洲教育家的影響,例如弗里德里?!じ5撠悹柡同旣悂啞っ商厮罄蚕嘈拧霸⒔逃趹颉?。他們把組織起來演戲當做受教育的過程,讓孩子從中汲取蘇維埃的集體價值觀、社會參與和責任感。蘇維埃學校的整個目的,不管是通過墻報和列寧角,還是通過理事會和委員會,都旨在灌輸孩子是潛在革命者的觀念:一旦有黨的呼吁,隨時準備奮起挑戰(zhàn)—如有必要,甚至針對自己的父母。20世紀20年代,賴莎·貝格在列寧格勒知識分子家庭長大。她如此回憶學校朋友之間的同志友誼和戰(zhàn)斗氣氛:
偉大的友誼、信任、團隊精神,使我們?nèi)嗤瑢W緊密團結(jié)起來。我們也喜歡老師,無一例外。但在同學和老師之間仍有不間斷的斗爭,那是一場真正的階級斗爭。我們不需要任何戰(zhàn)略或陰謀,但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即我們同志之間的忠誠是最重要的。我們不可向父母作出任何透露,他們可能會向老師告發(fā)。[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