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男人舉不舉,女人說了算(1)

歷史就這七八樣 作者:張發(fā)財


武則天當政,覺得既然文科有科舉,武科也應公平對待,且自己姓武,當然要高舉武家的偉大旗幟,于是開發(fā)研制“武舉”。怎奈武小姐女兒身,縱有千噸偉哥也舉不起來,就交由兵部代勞了。

武周長安二年(702),中國武舉處女秀正式登場。這次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最后是扛大包比賽:“負米重五斛,行二十步為中?!痹倮^續(xù)升級2.0版,考核筒箭和機弩應用。最后是相貌身材考核。

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國沒舉辦過武舉,那時候國家太多,武舉實際是全運會不是奧運會。誰知道參賽選手是不是鄰國派來的臥底?所以北京不歡迎你。到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恢復武舉,簡單到只一項,A片就可以概括:射。分兩種射法:步射和騎射,區(qū)別在于有碼無碼。宋朝武舉六月報名八月考,先武后文,加設(shè)了文化課,“武經(jīng)七書”(《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李衛(wèi)公問對》),默寫精要,另有問答題。這規(guī)矩操蛋,文化課過不去你就滾蛋。明朝更操蛋,先考文化課,文化不行不許射,生育率直線下降。

北宋武舉分三甲,一甲一名武狀元,二三名統(tǒng)稱榜眼。南宋開始將一甲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整個宋朝共產(chǎn)生七十八個武狀元。元朝廢除武舉,“不設(shè)武舉,專事承襲”。就算有武舉也沒漢人事,當年漢人連菜刀都是幾家共用,根本沒器材鍛煉。賀龍想鬧革命,全村人就得叮囑:村里等你的菜刀回來做飯,爭取午飯前革命成功!……到明朝,朱元璋認為流氓不用會武術(shù),流氓誰也攔不住。整個明朝武舉都是稀里糊涂,武舉制度直到崇禎年間才趨于成熟,然后,明亡了。

清朝開始武舉進入鼎盛,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年一次。武童試分三場:頭場馬射,二場步射,合格者再試硬弓、舞刀、掇石,頭二場稱為外場。第三場是文化課考試,默寫“武經(jīng)七書”,稱為內(nèi)場。就這樣一步步直到會試和殿試。

具體說,馬射發(fā)六支箭,一來一往考驗左右開弓,中三箭合格(也有說發(fā)九只箭跑三回,呈Z字形裝佐羅)。乾隆時加了伏射,在地上扔個球,考生騎馬側(cè)身到與馬生殖器等平的位置射,名字叫“射地球”……霸道!然后步射,離靶子三十步,中兩箭就算合格。繼續(xù)是耍大刀和舉石頭比賽,刀要在胸前舞出花,石頭要抬高到離地一尺。舉石頭失誤頂多砸腳,耍大刀更危險,稍有不慎砍了腰,一堆“腰花”噴瀉而出。舞大刀和舉石頭,重量分為三等,刀分為120/100/80斤,石頭分為300/250/200斤。石頭左右有洞,拎上來最好在胸前轉(zhuǎn)一圈后用肚皮頂住,叫“獻印”。

以上合格后考文化課。武舉考生幾乎都是半文盲,朝廷對他們也不抱什么希望。所以嘉慶十二年(1807)改默寫《武經(jīng)》,能寫出一百字左右就算合格,但就這點字他們也寫不好。趙翼說:“余嘗主順天乙酉科武鄉(xiāng)試,其策有極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亙’字,‘丕’字又作‘不一’字。”火星文在清朝就已出現(xiàn)。字寫得難看也就算了,這群小子個個是離婚律師,把一個字活生生拆散成兩家,“女口果人爾能看日月白這段言舌,言兌日月人爾白勺目艮目青散光……”全這玩意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