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識后幾乎閃電般地結(jié)了婚,沒有婚禮,甚至沒有婚床,是一張行軍床擺在單人床側(cè),一高一低。如此“草率”辦事,至少從我的角度看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當我們決定一塊兒過時,一無所有的她居然抓出一疊鈔票,一共800多塊,往我的抽屜里一扔:咱們資源集中一下吧。我第一個反應是:結(jié)婚吧,要是過得不如意,至少離婚起來不會費什么事。我們雙方就是這樣把對方看成一個簡簡單單、一無所有的個人,喜歡就喜歡這個人,不喜歡就離開這個人,沒有任何牽累。如今居然一同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的風風雨雨:當年是她把我作為留學生家屬帶出國,兩人靠她的獎學金按當?shù)刈畹蜕罹€的一半過日子,而且過得快快樂樂。這故事放到今天,據(jù)說叫“屌絲逆襲”。
如今呢?我們有了車,有了房,最為重要的是,有了位茁壯成長的女兒,并有能力為她選擇生活和學習的環(huán)境。但是,比起許多同齡人來,我們的家庭還是太寒酸了。玩玩兒微博就知道,有些年輕人一看我是個“文科生”馬上就罵:你年過半百,一個窮教書匠也配教訓人?
看電視上說,如今找女孩子談戀愛,準入資格是月收入5000元以上;找個上海姑娘,這標準要提高到7000~9000元!錢少的還有資格談任何事情嗎?怪不得大家都說“人比人,氣死人”呢!但我實在搞不懂為什么要氣??纯丛S多發(fā)財?shù)娜?,他們早就把褲子都輸光了。?0多年下來,大學那條褲子則還是自己的。難道輸光了褲子的人,不應該聽聽仍然穿著自己的褲子的人講講人生嗎?如果說這也叫屌絲心態(tài),我看還是那些能堅守者更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