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生活于你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你要清楚自己應該怎樣過好這一生 作者:[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對于每個人而言,世界從來不是客觀的。

我們感知到的事物從來不是事物原本的樣子,帶著我們的經(jīng)驗認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經(jīng)過我們的思維處理后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們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主觀解釋后的世界。比如,我們所說的“木頭”意指與我們實際生活相關的木頭,“石頭”指的是作為我們生活要素的石頭??缮钪衅羞@么一類人,他們努力讓自己生活于單純的環(huán)境中,這樣的結果是他將自己與世界隔離。所以,人不能脫離經(jīng)驗而存在,否則毫無意義可言。當然,我們所說的意義有時候也充滿著荒誕和謬誤。

如果我問你:人活著為了什么?我想你也給不出確信無疑的答案。這種追尋本源的問題往往讓人矛盾而語塞,所以很多人避而不談??墒牵挛锏拇嬖诓⒉粫驗槲覀兊暮雎远?,這種問題即使我們不去追問,它還是會存在的。今日,仍會有人,年輕人或年長者,提出或者被問道:人為什么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相對而言,這樣子的問題更多出現(xiàn)在我們遭遇挫折時。當我們生活之路平坦、順風順水時,我們也不會自尋煩惱來考慮這種問題。每個人對于生活意義的解讀在其生活行為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映射。所以,我們研究一個人的行為,包括姿勢、態(tài)度、動作、表情、喜好、抱負、習慣以及性格特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捕捉到他對人生意義的解讀。通俗而言,即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反映出他的世界觀,行為的語言貌似是:“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子,宇宙也就是那樣子。”這就是他對于自我和生命意義的解讀。

每個人對于生命的意義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們無法評判到底誰說的才是絕對正確的,但凡對于生命意義的解讀相對有理,我們就不能判定為絕對錯誤。事實上,生命的意義正是存在于“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的兩端之間,這其中包含著每個人對于生命意義的理解。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區(qū)間上的哪些點更為正確,哪些點相對糟糕,哪些點錯得多,哪些點錯得少。然后,我們可以繼續(xù)推論出:相對更好一些的解讀包含哪些共同特征,那些不太如意的解讀又都缺乏哪些東西。在此基礎上,我們得出的普遍標準,將有助于探尋人類問題的真實。我們必須要牢記:真實是對人類的真實,對于人類目的的真實。除此之外,毫無真實可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