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著力旁騖的,當然是充滿詩性的語言。細品先生的散文會發(fā)現(xiàn),他的散文多數(shù)是逐句追隨出來的,后一句追隨前一句,前一句的節(jié)奏、語感、意象,都成為后一句的向?qū)?,文章意圖并非事先預設,是依靠語言逐字逐句完成的一場發(fā)現(xiàn)。讀者不得不跟著他的視線一起尋找,沒有找到之前,讀者會把文章主旨寄托于結(jié)尾。先生安排起結(jié)尾來,頗似美國作家卡佛,并不在乎讀者索要的重要“意義”,??科降瓱o奇將意義懸置,令傳統(tǒng)讀者不太適應,如《路、房宇、海水》《一杯熱騰騰的東西》《雨》等。這種順應語言尋找之旅的寫法,當然來自詩歌,也使散文不再變得一模一樣,因為語言的每一次摸索前行,很難走同一條老路。語言通過摸索,既丟失了規(guī)整、一致,也造就了散文多樣的面貌。比較《一團面粉》《爛頭東北》《路、房宇、海水》等,可以看清它們大不相同的外貌,都來自對語言的尊重和順應。記得大陸有人曾向我抱怨先生散文的“駁雜”,是的,這本《山光水影》與我讀過的另一本《在柏林行走》,確實不像同一人的作品,但我對“駁雜”的看法大不一樣。“駁雜”恰恰揭示了散文有更廣袤的新疆土、新可能,也讓讀者懂得,美的創(chuàng)造不是中規(guī)中矩的一勞永逸,美是需要不斷越界的創(chuàng)舉。如同臺灣散文大師王鼎鈞已把小說、戲劇、詩歌悉數(shù)化入散文,先生也讓他的一些散文具有小說的形貌,比如《一團面粉》《夜行》《圣誕卡》等,但抵達的來路與王鼎鈞先生很不一樣。大概王鼎鈞先生早年的詩,遠未有也斯先生詩的成就,前者的散文就不太仰賴語言的敏感摸索,前者靠事先深思熟慮的思考,創(chuàng)造了許多絕妙的說法。我在紐約與王鼎鈞先生聊天時,驀地意識到,他那些說法已先于寫作存在,他駕輕就熟,寫作時信手拈來。但也斯先生的思考方式,更像一個詩人,一切思想和意味,都仰賴寫作之中的語言摸索,正是復雜詩意的驅(qū)使,令先生的散文有了更開放的“駁雜”,也令先生寫得出所有的體裁:詩、散文、小說、評論、論文等。我也讀過先生的小說集《養(yǎng)龍人師門》,從詩人的角度去理解,便有著更豐沛的說服力,那是詩人小說,里面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都充滿詩的意味,都來自語言克制的恰到好處。先生以這樣的詩心寫了半個世紀,也該令有心人了解他文章的魅力所在了吧?!
也斯先生的文學事業(yè)和身份,更適合用一個籠統(tǒng)的詞“文學家”來概括,與當代津津樂道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等專家概念,格格不入。他的寫作完全不受專業(yè)劃分的束縛,這讓我想到每種文化總會旁逸斜出,貢獻幾個類似的人物,他們意志強大,能力超強,不甘一生做某個體裁的專職奴隸。法國有考克多,美國有沃倫,阿根廷有博爾赫斯,他們都因其豐富的內(nèi)心,不肯舍棄任何一個體裁。也斯先生身處香港這個“傾側(cè)了的社會里”(也斯語),卻做著和他們相同的事,那血淋淋的精神沖撞,可想而知。也許恰恰處于做文化事倍功半的社會,有心人更能感到詩的必要,因為詩是一切文字美感的源頭,惟有它,不會樂于接受商業(yè)理性的控制。就詩的本性來說,詩是一種脫離設計的迷思、想象、浪漫、情感,很難成為現(xiàn)實主義文體,先生善用它來寫散文,就會在人跡稀少的個人與社會之間,找到重新發(fā)現(xiàn)、想象和命名的自由。這是沃倫、博爾赫斯等人寫作歷程中的真實故事,也是藏在他們多種體裁寫作中的共同秘密。也斯先生,這位香港的后來者、集大成者,靠一己之力的摸索,居然殊途同歸,和上述境外前輩一樣,走上了一條包羅萬象的寫作之路,即試圖把觀察和思考,用意味幽遠的詩意永遠鎖牢……
2015.10.3.寫于南京六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