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精神生活的維度
人在世上生活,必須維持肉體的生存,也必須與他人交往,于是有肉身生活和社會生活。肉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所滿足的是人的外在的功利性需要。在此之外,人還有內在的精神性需要,其實質是對生命意義的尋求。這種需要未得到滿足,人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盲目的存在,并因此而感到不安。精神生活也是人的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維度。
肉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都具有經驗性質,僅涉及我們與周圍直接環(huán)境的聯系。精神生活則把我們超拔于經驗世界的有限性和暫時性,此時我們力求在一己的生命與某種永恒存在的精神性的世界整體之間建立一種聯系。由于這種世界整體超越于經驗,我們無法證明它,但我們必須有這一假定。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具有超驗性質,它總是指向一個超驗領域的。凡靈魂之思,必有這樣一種指向為其底蘊。所謂尋求生命的意義,亦即尋求建立這種聯系。一個人如果相信自己已經建立了這種聯系,便是擁有了一種信仰。因此,尋求意義即尋求信仰。
人類精神活動的一切領域,包括宗教、哲學、道德、藝術、科學,只要它們確實是一種精神性的活動,就都是以建立上述聯系為其公開的或隱蔽的鵠的的,區(qū)別只在于方式的不同。其中,道德若僅僅服務于社會秩序,便只具有社會活動的品格,若是以追求至善為目的,則可視作較弱的宗教??茖W若僅僅服務于技術進程,便只具有物質活動的品格,若是以認識世界為目的,則可視為較弱的哲學。于是,我們可以把精神活動歸結為三種基本的方式。一是宗教,依靠單純的信仰亦即天啟的權威來建立與世界整體的聯系。一是哲學,試圖通過理性的思考來建立這種聯系。
一是藝術,試圖通過某種主觀的情緒體驗來建立這種聯系。它們殊途而同歸,體現了同一種永恒的追求。
四. 在宗教和科學之間
哲學生活是一種沉思的生活,但沉思未必都是哲學性的。一個人可以沉思數學或物理學的問題而也不問其實用價值。沉思之成為哲學性的,取決于所思問題的性質和求解的方法。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曾指出,哲學開始于驚疑,即驚奇和疑惑之感。我們或許可以相對地說,面對自然易生驚奇之感,由此而求認知,追問世界的本質,形成哲學研究中的世界觀、本體論、形而上學(在這里是同義詞)這一個大領域。面對人生易生疑惑之感,由此而求覺悟,追問生命的意義,形成哲學研究中的人生觀、生存論、倫理學(在這里也是同義詞)這另一個大領域??档抡f:世上最使人敬畏的兩樣東西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學所思的問題無非這兩大類,分別指向我們頭上的神秘和我們心中的神秘。
哲學的追問的確是指向神秘的,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人生,哲學都欲追根究底,從整體上把握其底蘊。這就是所謂終極關切。
在這一點上,哲學與宗教相似。然而,哲學卻不肯像宗教那樣訴諸天啟權威,對終極問題給出一個獨斷的答案,滿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在這一點上,哲學又和科學一樣,只信任理性,要求對問題作出理由充足的解答。也就是說,哲學的追問是宗教性的,它尋求解決的方法卻是科學性的。靈魂在提問,而讓頭腦來解答。
瘋子問,呆子答。這是哲學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難。關于這種困難,康德最早做了明確的揭示,他指出:由頭腦(他所說的知性)來解答靈魂(他所說的理性)所追問的問題,必定會陷入二律悖反。
他因此而斷定,只能把此類問題的解答權交給信仰。不過,在羅素看來,哲學面向宗教,敢思科學之不思,又立足科學,敢疑宗教之不疑,正是這一結合了兩種對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為比科學和宗教更加偉大的東西。我們確實可以說,哲學的努力是悲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