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是新加坡的國花,這里有一個專門的“胡姬園”(他們稱蘭花為“胡姬花”)。我以前不大喜歡蘭花,覺得傳統(tǒng)文人賦予了它們太多身外之名,什么“高潔”“清雅”,對我來說都是很不親切的。可仔細想想,這都是我們?nèi)祟悘娂咏o人家的,花兒本身有什么錯呢?去園里逛了一圈,更打消了我對蘭花的偏見——雖說培植的花兒難免流露出某種“匠氣”,原本的野味和靈性多多少少會有所損耗,可我還是要承認,它們的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確是動人心魄的。
胡姬園里的蘭花品種繁多,風蘭、樹蘭、文心蘭、竹葉蘭、卡特蘭……壓根兒數(shù)不過來;色彩就更多了,淡黃、金黃、深橙、青綠、水紅、濃紫、白中帶粉、黃中有紅,或者翠底褐斑、紫色條紋,甚至咖啡色格子……看得人有點醉醺醺的。我最喜歡白底帶紫色斑點的萬代蘭、純白的石斛蘭,還有兩株調(diào)和了白、紫、粉、黃的彩色苞舌蘭。
一只斑馬鳩停在樹上,瞪圓了大眼睛欣喜地看著這些花里胡哨的蘭花。我覺得它一身黑白條紋的羽毛和扇子一樣展開的花尾巴漂亮極了,一點不比蘭花遜色。水邊的密草里鉆出另外一種好看的鳥兒,頭頂、頸背、翅膀深藍色,臉和肚腹純白,黃綠色的鳥喙基部有一個鮮艷的紅點,像印度美人額頭的一顆朱砂痣。不料這印巴風情的鳥兒有一個苦大仇深的名字:白胸苦惡鳥——原來它們的雄鳥在繁殖期間會不論晨昏“ku-e,ku-e”地激烈鳴叫,因此得名。這鳥兒沒有修長的翅膀,不擅長遠距離飛行,只能偶爾短途展翅。它們喜歡奔走潛行在水草叢中,甚至還稍微懂點游泳技術(shù),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瞅瞅我遇上的這一只,一直就那么自得其樂地在水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時伸長脖子低下頭去啄食點小東小西,果真沒有撲騰過一次翅膀!
我就這樣在胡姬園里久久流連,被色彩包圍,在彩色中踱步,一團柔軟的、澎湃著的胖云移過頭頂,在地上投下巨大的陰翳。我想,這是否就是在印尼海島上籠罩過我的憂郁呢?厚闊的藍天、金色的陽光、妖嬈的花朵和斑斕的小鳥……可是,為什么沒有見到孔雀呢?也沒有“從一種特別的蘑菇上飛出來的”發(fā)光的塵埃?!堑?,我想起了高更的“塔希提”,想起了那幅《有孔雀的風景》,以及獻給塔希提的自傳體文字《諾阿·諾阿——芳香的土地》。
當初,高更來到那座叫作“塔希提”的熱帶小島,興奮得不能自已:“這里的景物,色調(diào)明快而熱烈,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過去作畫,總是舉棋不定,真是自討苦吃。到了這里簡單多了,看到什么畫什么,不必多加算計,只要往畫布上涂一塊紅、一塊藍就行了!在溪水中,有整塊整塊的金黃色流光,賞心悅目。還猶豫什么?為什么還不趕快把代表太陽喜悅的金色傾倒在畫布上?”
于是我們看到他用最簡樸稚拙的筆觸畫那些仿佛是開天辟地、混沌初開的圖景,流光溢彩的天空,藍色之外,還可以是橙色的、紅色的、紫色的;瘋狂的樹木張牙舞爪,椰子樹、面包樹、露兜樹、布拉奧樹相互交纏、梳理不開;半個人高的花朵遍地開放,白色的“正在傾聽其自身的芳香”,而赤色的花朵肉感十足,“簡直大膽到不顧廉恥的地步”;豐碩健美的塔希提女子身穿傳統(tǒng)的印花“帕魯”,或者干脆赤裸著她們被陽光反復親吻過的金棕色皮膚,手中捧著剛從樹上采摘下來的鮮艷果實,拖著長尾巴的孔雀以及其他半人半獸的野物在她們身邊走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