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電影應該原原本本就單純是電影,當你望著它的時候,就像望著一幅畫,你會發(fā)現更多的東西;當你每天都去畫的時候,又是在積累一種厚度,這種厚度不是你可以分析的出來的,而是要你不斷去畫、去看、去感覺。因為電影的解讀不是只關于那部電影,是電影勾起了觀眾的個人經歷,某種程度上是你們找到了一個交匯點,當你找到的時候,你生命中的某些經歷和感受就會跟戲里的故事結合在一起,發(fā)生化學作用。
《轉山》:旅行沒有意義,轉山便是意義。
導演:杜家毅
監(jiān)制:陳國富
主演:張書豪/李小川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3日
很多人看了《轉山》都被感動,卻無一能說出打動人的地方究竟在哪里。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從來沒有過騎行經驗的臺灣小伙子張書豪,因為哥哥的忽然離世和遺物中的騎行日記決定沿著滇藏公路騎行至拉薩。簡單的行李,干凈利落地上路,被誑被騙過,感受過人情關懷,也得到過驢友的幫助。當他經歷了一切再回到原點時,靈魂上已經形成了全新的自我。
鑒于張書豪初次騎行,所以原則上他成功的起點就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驢友小川來帶領。電影的前半段就在兩人相互的鼓勵和幫助中溫情度過。但是小川因意外而退出騎行之后,張書豪一個人上路的后半段才真正爆發(fā)出了驚人的能量。依舊大氣的西南風景中,只有張書豪孤身一人,沒有臺詞,沒有配角,幾乎成為默片的風格。然而路遇野狗,單車毀壞,出現幻覺,食物中毒等處處威脅,又讓我們看得膽戰(zhàn)心驚,絲毫不覺沉悶,甚至不知不覺隨他入戲,感受他心態(tài)的變化。旅行的路上永遠都是這樣,困難有多險惡,風景就有多怡人。
電影至此從西藏的風土人情轉移到人物本身,重點來了,那就是關于張書豪的大量心理活動描寫,鑒于藝術形式的差別,電影對于內心的表達永遠比不上文字,不過《轉山》在真實感上卻做得到位。試想,如果張書豪這個角色讓阮經天、趙又廷或者彭于晏來演,都不是不可以,但我們很容易將其視為純粹的電影,而不會像如今這般,因為人物的陌生而充滿真實性,從而為他揪心、擔憂又有所期待。所以導演沒有選擇臺灣的當紅小生,而是讓22歲的張書豪本色出演,可謂驚喜。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原生態(tài)大男孩才能為滇藏騎行帶來更多的真實感。
《轉山》中,張書豪自騎行開始就沒有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前提,他可以隨時停在堅持不下去的地方,只要盡力就好。所以,電影并沒有回避他在腦海里閃過的那些放棄念頭,反而是這樣讓觀眾覺得更加真實,更加動人。其實,直到最后他真的堅持下來,我們都不相信他居然就這樣騎到拉薩。因為電影開場的鋪墊稍嫌乏力,既沒有交代他和哥哥深厚的情誼,也沒有描述他是個怎樣執(zhí)著的人,他一直給人幾欲放棄的表情,唯一鏗鏘有力的是他的眼神。張書豪只不過一個乖乖的宅男形象,他沒有宣揚所謂的英雄主義,而是一路上誠惶誠恐地表現自己的不知所措與驚慌害怕。而這,恰恰是《轉山》成為傳奇的關鍵所在。
在就快到拉薩的地方,張書豪遇到那位因修行而禁語的姑娘,書上描寫這對他是一次心智的轉變和心靈的徹底凈化。在一片死寂的沉默與黑夜中,張書豪學著姑娘的動作進行朝拜,他不見得懂這跪拜的含義,但我們不是經常思考旅行的意義嗎?他顯然已經找到了。沒有明確的指代,也不完全等同于“夢想”這樣形而上的東西。男孩,或者男人,經歷過《轉山》,心靈得以成長。也許勵志并不是電影的宗旨,但如果從這一路的騎行,你感受到一種精神的角逐和修行,那就是《轉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