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葦澄
鄒偉成先生,字葦澄,別署“寒山樓主”。對國劇京劇有數(shù)十年的造詣,工須生,早歲在臺,每次獻藝,必轟傳一時。在港曾演出“群英會”之魯肅,“鎮(zhèn)凜州”之岳飛,深為內(nèi)外行一致贊服,推許為生票泰斗,并以文武昆亂不擋,故又有香港“紅豆館主”之稱。
太平歌舞壽常事,到處風(fēng)點五色旗;
國家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
清末民初,京劇泰斗譚鑫培(叫天)得慈禧太后之眷寵,梨園行之推崇,觀眾之愛戴,風(fēng)靡一時,可謂天之驕子。上面的絕句,就是八國聯(lián)軍攻破京津時,時人作的庚子即事詩;賢如梁任公,在題他的絲繡漁翁圖里,亦有“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卅載轟如雷”之句,他的名動朝野,由此可見一斑。
譚的藝術(shù)經(jīng)得起考驗與分析,完全是他智慧與功力的結(jié)晶,憑歷練與真才實學(xué)而為一代宗匠,絕非靠吹捧而成名的藝人可與相提并論的。
◎一 由學(xué)藝到伶王的幾個階段
一個藝人的克享盛名,絕不是偶然的,在技藝方面,固然要耗盡心血,在經(jīng)歷上亦有一段漫長的路程,有待藝人去披荊斬棘奮斗實踐,方能由榛莽小徑而步入康莊大道,茲將譚之一生,分成幾個階段,說明如后:
藝名由來,少年蹭蹬
譚鑫培名金福,以字行,鄂人,生于道光二十七年,父親名譚志道,是兼唱老旦老生的,因為是一條左嗓子,而且吃調(diào)甚高,唱聲極似“鷚鳥”,“鷚鳥”在“爾雅”里釋為“天雞”,“正字通”釋為“告天烏”,其鳴如龠,形丑善鳴,聲高多韻。在北方俗呼為“叫天子”,所以叫譚志道為“譚叫天”,初非佳名也。鑫培初期登臺,襲其父號,所以叫做“小叫天”。(后來大家干脆拿譚鑫培也叫做譚叫天,簡稱“叫天”,從此習(xí)慣成自然,譚叫天三字,是指鑫培而言了。中間一度叫做“金?!保蠹s光緒中葉,最后才改叫譚鑫培。)
鑫培幼在北京“金奎班”坐科,初習(xí)老生,后來因為嗓子壞了,才改習(xí)武生,他深厚的武功,就是在那時養(yǎng)成的。(按梨園子弟,都是從小學(xué)戲,尤其武功,非自幼練習(xí)不可。因為小的時候,四肢百骸,都是柔軟而靈活,容易練成艱難與奇異的功夫,長大后因各部堅硬,已無此可能。所以科班出身的功力,絕非半路出家者所可比擬。)他初出茅廬時,常在北京及北京附近的縣城或各鄉(xiāng)演出,因為沒有戲院上演,每年都要跑東跑西,所以當(dāng)時叫做“跑簾外”。這種跑簾外的戲班組織,叫做“粥班”,意思是指在這種戲班唱戲,收入微薄,僅夠喝粥而已。其生活的艱苦,可想而知。(按這種粥班,類似在南方杭嘉湖一帶的“水路班”,專在各縣鄉(xiāng)村演出。至于演出的場地,都是臨時草草建蓋,所以亦叫做“草臺班”,在北方亦叫做“野臺子”。)
在“跑簾外”的“粥班”里演戲,茹苦含辛,在生活上當(dāng)然遠不及在都市里的名角,那樣養(yǎng)尊處優(yōu)。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實上亦有它相反的好處。第一、都市里崇尚浮華,一切都是重視外表而忽略實質(zhì),唱戲亦不例外,尤其藝人們都是耽于逸樂,所以在技藝的實質(zhì)上往往有停滯和退化之弊;第二、都市是一般人淘金的目標,同行云集,人浮于事,個人演出機會,亦因之減少而缺少鍛煉。在“跑簾外”的“粥班”可不同,為補救物質(zhì)貧乏的缺陷,唯有注重技藝的實質(zhì),唱演特別賣力;為求生存,只有勤于到處演出。這樣反而有助于功夫的鍛煉,藝術(shù)的琢磨,以及豐富了舞臺經(jīng)驗,加以人手不夠,往往除自己本行外,又要兼飾他角,這樣又造成了腹笥的寬廣,在劇藝上收到融會貫通之效。在這種熟能生巧,窮而后工的原理下,往往會產(chǎn)生不少杰出人材,鑫培后日之得以大成,“跑簾外”這段時期,實有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