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俞平伯:1954年的抵制和轉(zhuǎn)彎(4)

故國人民有所思 作者:陳徒手


許多教授對目前展開的對俞平伯的批判有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或者憤憤不平,或者顧慮重重。開始時有些人對李希凡、藍翎的文章很輕視,認為李、藍是“教條”、“扣帽子”、“斷章取義”。北大中文系講師吳同贄說:“俞先生看了會一笑置之?!钡脚姓归_后,許多人就緊張起來,感到壓力很大,唯恐再來一次“三反”思想改造運動。因此有一部分人,主要是受胡適影響較深的,紛紛表明態(tài)度,企圖過關。經(jīng)過解釋中央關于學術批判和討論的方針后,他們這種怕斗爭的緊張情緒才基本消除……

有些人認為斗爭得過火,北大教授游國恩說:“袁水拍的文章太尖銳了,照袁的說法,《文藝報》就不應該與老頭子打交道了?!毕蜻_說:“現(xiàn)在要提高青年人的氣焰,只許說好不許說壞?!睖猛酗L后,北大中文系教授章廷謙說:“湯老頭子的病還不是批判胡適搞出來的?!庇行┤吮憩F(xiàn)消極,表示“以后不敢寫文章了,寫了要挨批評”。有些人不服氣地說:“都是一邊倒,這不叫學術討論?!薄?/p>

有些人惋惜俞平伯“三十年的心血付諸流水”,多方為俞辯解。北大文學所研究員范寧說:“俞平伯從來不談馬列主義,對他沒有什么可批判的?!闭峦⒅t說:“俞平伯寫東西的出發(fā)點并不是壞的,就是沒有和政治聯(lián)系起來?!绷指f:“俞平伯以前的水平也只能寫這些了,李、藍的文章也有一些小問題。”

俞在九三學社等處的檢查雖然認識很差,有些人就趕快為俞開脫,說他檢討得虛心、誠懇,而對其內(nèi)容則很少深究。北京市委認為知識界人士的反應以消極敷衍居多,急于與胡適劃清界限,多方設法逃避過關,不少人還對俞平伯挨批表示同情的態(tài)度。而此時運動積極分子涌現(xiàn)得并不多,高層領導所期待的新生力量即青年教師則心虛,膽怯,沒有勇氣對教授的一些錯誤的學術觀點提出批評,呈現(xiàn)了相當程度的怯戰(zhàn)現(xiàn)象。

從總體來看,學術界當然取積極配合之勢,但也顯露蕪雜、應付之態(tài)。系里黨員動員北大哲學系主任金岳霖寫文章批判胡適,金說:“參加參加中文系座談會算了?!敝钡?1月初,中宣部中層干部于光遠打來電話,囑他發(fā)起批判胡適,他才找了湯用彤、馮友蘭、鄧廣銘、石峻等教授開會,倉促地給每人分配題目分頭寫批判文章。金還在會上表示:“俞在政治上與胡不同,要注意,不然會影響團結(jié)?!北贝髿v史系主任、黨內(nèi)資深專家翦伯贊認為過去學術界思想水平太低,對青年人確實重視不夠,有過偏之處,確有開展批評的必要。翦還說,李、藍的文章是周總理發(fā)現(xiàn)并首先提出來的。(見市高校黨委1954年11月11日《討論紅樓夢問題的各校動態(tài)》)此說與事實不符,也說明當時上下信息不通、了解有限的政治生態(tài)特點。

高校的紛爭亂象開始呈現(xiàn),人人自危,相互牽扯。北師大中文系教授李長之準備寫三篇文章,分別是批判俞平伯、胡適和檢討自己。而北師大中文系主任黃藥眠卻把批判目標對準李長之,認定李長之在《文學遺產(chǎn)》所發(fā)的有關陶淵明的文章有問題。黃布置下屬印發(fā)李的文章準備討論,展開斗爭。北大中文系教授魏建功感喟道:“‘三反’是脫胎換骨,這次要刮骨療毒。”同在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周祖謨只能拿王佩璋替俞平伯寫文章之事作為批判的話題,說俞找別人寫文章、署自己的名字是嚴重的剝削行為,而自己未能很好勸阻,必須做出誠懇的檢討。(見1954年11月11日高校黨委簡報《討論紅樓夢問題的黨內(nèi)外思想情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