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光榮而又危險的飛行。
時間:1952年12月8日;
地點:沈陽;
目的地:安東;
天氣:大雪紛飛。
下午4點,劉震司令員接到軍委空軍領(lǐng)導(dǎo)的電話:“蘇聯(lián)空軍闊日杜布英雄師奉命回國,今晚6時在安東舉行歡送宴會。此事本應(yīng)由總部派人代表毛主席授獎,但現(xiàn)在北京正下鵝毛大雪,飛機不能起飛,經(jīng)請示毛主席批準,由你代表毛主席主持歡送宴會,并給該師授獎?!?/p>
北京的一個電話幾句話,就把任務(wù)壓到了劉震司令員頭上??绍娢哲婎I(lǐng)導(dǎo)哪里知道,劉震司令員接到電話時離宴會只有4個小時,乘火車、乘汽車都來不及了,只有乘坐飛機一條路。而此時,沈陽也正下著鵝毛大雪,漫天皆白。
劉震司令員匆匆趕到飛機場,要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起飛,機組人員都面露難色。按當時的運輸機性能和飛行員的技術(shù)條件,這確是一次冒險行為。
“首長,我們從來沒有在這樣大雪的情況下飛過!”
“這是毛主席交的任務(wù),就是下刀子也得飛!”
劉震司令員下命令,先通知安東浪頭機場把導(dǎo)航臺打開,起飛后對準導(dǎo)航臺直飛浪頭機場。
機長說:“試試看?!?/p>
4點10分,運輸機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起飛了。
不料,飛機升到300米高度時機長報告:“云層很厚,什么也看不清,繼續(xù)飛沒有把握?!眲⒄鸶嬖V機長,先到遼陽上空看看。
當飛機從云隙中看清遼陽后,劉震命令:“向東南進山,飛行一定要高于山頭500米。”因為這一帶是長白山脈的延續(xù)部分及其支脈千山山脈,海拔都在500米左右,有一些山峰在1000米以上。
云越壓越低,雪越下越大。一個小時過去了,半個小時又過去了,飛機仍然看不見浪頭機場的地面目標。飛機迷航了!
5點30分左右,機長報告:耳機里聽到有英語、俄語,還有漢語的聲音,估計附近正在空戰(zhàn)!
原來飛機竟向北飛到了朝鮮西海岸的圖們江口,這里不但離丹東相距五六百公里,而且是敵我空戰(zhàn)區(qū)域。飛機處于十分危險的境地!
此時,劉震將軍格外冷靜、鎮(zhèn)定。他走進駕駛艙,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一邊觀察一邊指揮。他判定好方位后,決心沖過敵我空戰(zhàn)區(qū),先沿著西海岸向東,然后越過朝鮮半島,直插丹東。這是一條更加危險的航線,不但有可能被敵機發(fā)現(xiàn),還會隨時遭到我防空部隊的炮擊。將軍對機長說:“沒有辦法了,只有這一條路,不然時間來不及,油料也不夠?!?/p>
5點50分,志愿軍拉古哨地面防空部隊報告:發(fā)現(xiàn)一架美軍轟炸機(劉震乘的運輸機),已做好一等準備,隨時準備開炮。正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志愿軍空軍指揮所打來電話:那架飛機可能是劉震乘坐的運輸機,由沈陽起飛迷航的,千萬不能打!
劉震將軍和機組人員幸免于難!
5點50分,將軍乘坐的飛機到達浪頭機場上空。但是,不幸的事又發(fā)生了。年輕的飛行員從迷航到復(fù)航,心情興奮,當飛機對準浪頭機場著落時竟忘記了放下起落架。幸虧信號員發(fā)覺,迅速打出紅色信號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