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旁邊,有一叢彎彎曲曲的沙棗樹林,看起來也很蔥郁。每天來回一次的火車還沒到,賣水果的村人就蹲在沙棗樹下,抽煙、拉家常,或躺在沙堆上假寐。有很能吃苦的人,為了搶一個有利位置,就在太陽下暴曬。沙漠的太陽光芒,若是照耀起來,就不是一綹一綹的了,而是一根一根,針一樣扎人皮膚。隨便摸一下身邊的沙礫,燙得手疼。有這樣硬功夫的,大多是上了年紀(jì)的老漢們,頭頂破草帽,嘴里吞吐旱煙,表情漠然而又堅(jiān)決。但也有聰明的姑娘們,只管把籃子放在有利位置,自己退在樹蔭下面,幾個一起,小聲說著什么話。等火車聲音傳來,才一個個躥到自己的籃子面前,眼巴巴看著列車減速、停穩(wěn)。
姑娘們嗓子很亮,一個個像剛剛剖開的蘋果梨一樣,脆格生生,甜水四溢。老漢們盡管嗓門沙啞,吸引不了多少聽眾,但也不甘落后,扯起嗓子就喊。顧客們大多是來往于戈壁內(nèi)外的高科技企業(yè)人士,收入不菲,自然出手也大方。男顧客喜歡找漂亮姑娘問價(jià)買水果,情有可原,令老漢們氣惱的是,女顧客也不來自己攤前問價(jià),甚至連正眼看都不看。姑娘們生意興隆,自然眉開眼笑,隨顧客挑揀。盡管會領(lǐng)受一些有意味的眼神,或者幾句別有用心的話,賺得錢了,心里一樂,也就隨他去了,愛說什么說什么,愛瞟哪兒瞟哪兒。
除了水果,還有嫩玉米可賣。這里的人將玉米稱作苞谷,內(nèi)地來的顧客一開始不大習(xí)慣,不知道苞谷是什么東西,看了就失望——原來是這。嫩苞谷的生意大都在仲夏,時間持續(xù)也長,差不多叫人吃到膩煩的時候,嫩苞谷也就悄然收場。
春天的車站春意也濃,主要是一些新疆白楊和殘存的沙棗、胡楊樹在起作用,茅草不是沒有,但沒有樹木多。隨著太陽的溫度逐漸升高,表面干硬而內(nèi)里松動的戈壁灘也開始焰火旺盛,一波一波的熱氣循環(huán)旋轉(zhuǎn),地表燃起灼人氣浪,遠(yuǎn)處的駱駝在氣浪中彎曲晃動,嘴巴在長滿針刺的駱駝草上飛快采擷。若是爬到樹上看,兩道筆直的鐵軌從南面一路伸過來,閃著白晃晃的光,好像兩把細(xì)長的刀刃,在偌大的戈壁灘上切割。
車站很小,只兩間房子,一邊是候車室,一邊是工作室和臥室。門外陽光充足,經(jīng)久不息的風(fēng)在站臺上吹動灰塵,一綹一綹,在水泥板塊間游走。冬天的上原車站似乎顯得寂寥,除了風(fēng),很少聽到人聲?;疖嚨镍Q聲雖然不大,傳得也不夠遠(yuǎn),但畢竟也是一種聲音,也是對乘客的一個召喚。我記得,2002年最后一天,突然下起了罕見的大雪,雪花一片片地落下來,覆蓋了戈壁,也覆蓋了上原村,只有兩條鐵軌,在車輪下,依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