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被加到一個金融群。剛放下手機(jī),信號燈就不停地閃。這個群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不是有人發(fā)巴黎的落日,就是有人發(fā)布魯塞爾的城堡,不是公司并購,就是項目招人。我順手屏蔽了。因?yàn)檫@一切跟我都沒有關(guān)系。沒有退群,是因?yàn)槟樒け?,放不開。
初中時候,我從學(xué)校小賣部老板那兒,第一次知道“人脈”這個詞。老板坐在床上吃面條,墊著砂鍋的是一本盜版成功學(xué)書。老板跟坐在門口玩兒的幾個小家伙說:你們啊,誰將來能當(dāng)多大的官,要看跟他最親的幾個人能當(dāng)多大的官;誰能掙多少錢,要看跟他最親的幾個人掙多少錢。
老板他爹坐在小木墩上啃干饃,癟著掉了半顆門牙的嘴,一臉木然。要是老頭有力氣抄起旁邊的拐棍,估計要對他兒子的脊梁敲兩棍兒。老頭在小賣部門口賣面條,五毛錢一碗,掙一毛兩毛。月收入不到三個兒子的平均數(shù),充其量是兒子平均數(shù)的零頭。
我們那幾個小伙伴中,有一個后來去鄰縣搞房地產(chǎn),掙得比我們其他人合起來都多。但小賣部老板的理論并沒有因此破產(chǎn),因?yàn)槲覀冊缇筒桓莻€土豪玩兒了。
我爸有個發(fā)小,三十年的交情,到了四十歲還無話不談。四十歲后,突然從一個清水衙門的副主任科員升到了宣傳口的領(lǐng)導(dǎo)崗位,正科級。從此就不大找我爸聊了。我爸有時找他聊,他總是打哈哈。我爸就感慨,沒法兒再一起玩了。
人和人之間有沒有交流的可能性,取決于互相之間能否傳遞有效的信息和情感。比如,倆人見面,不會來一句“地球是圓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shí),構(gòu)不成有效的信息,是廢話。不過,如果你的朋友見面告訴你“地球是圓的”,也可能傳達(dá)出另外的有效信息:這家伙可能神經(jīng)了。而“吃了么”就不同,它至少是在詢問一個答案。不過,也要分場合。大學(xué)時候,有次下午三點(diǎn)下課,樓下推自行車時,碰到一個剛才還坐在我后邊的同學(xué),隨口就問候我:吃了沒?我瞪了他一眼說:吃了。
像“hi”“hello”這種招呼,都是無效的交流。但它們的存在也意義重大,就是避免不夠熟的人路遇時尷尬。你之所以每次在走廊碰見上司,都會說一句王總好,就是要保證哪天真找他辦事的時候,他不會對你有意見,不會覺得這小子沒禮貌。所有“hi”“hello”這種寒暄的交流都是在為未來可能的有效交流做鋪墊。但是,如果你春節(jié)回家,下火車見到你爸開口來一句“晚上好”,就不像話了。如果你約了女朋友吃飯,兩人相距一米,你抬起手,說“hi”,就是腦子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