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名 (11)

榮氏百年 作者:杜博奇


辯證地看,管理者缺乏約束,容易獨斷專行,但結(jié)合當(dāng)時實情,卻能有效避開繁瑣的討論程序,當(dāng)機立斷,不至于錯過市場機遇。而且,以榮氏能力,大可贏得股東信任。

這種組織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勢很快顯現(xiàn)。申新開工僅兩個月,1915年底即實現(xiàn)2萬元盈余。企業(yè)利潤節(jié)節(jié)攀高,到1916年利潤達11萬元,1917年達40萬元,1918年為80萬元,1919年達到100萬元。

申新紗廠成就“棉紗大王”

申新紗廠旗開得勝,鼓舞了榮氏增建新廠的愿望。1917年,兄弟二人意欲在無錫茂新面粉廠附近建造紡織廠,廠址遲遲未定之際,聽聞上海恒昌源紗廠盤讓出售,無論從成本、時間、效率等角度考慮,現(xiàn)成紗廠的誘惑大大高于自建工廠,于是榮氏兄弟緊急趕往上海探察。

恒昌源原是日本棉花株式會社在1907年建造的九成紗廠,曾名日信紗廠,1916年終止?fàn)I業(yè),被祝蘭舫買下,更名恒昌源。祝蘭舫財大氣粗,但經(jīng)營能力一般,紗廠在他手里并未擺脫窘境,于是掛牌沽售。

因自己是茂新股東,祝蘭舫自然樂于賣給榮氏兄弟。但考察完這座占地27畝的紡織廠后,榮德生心生退意,他認為“僅地好無益,制造尚不如地偏而機新,立時可造,自成一局,在錫為佳”。而榮宗敬觀點相反,認為廠址位置優(yōu)越,從長遠計,日后必有發(fā)展便利。最后,榮宗敬說服榮德生,以40萬元買下恒昌源,改造后更名申新二廠,于1919年3月正式投產(chǎn)。

兩個月后,“五四運動”爆發(fā),抵制洋貨運動風(fēng)起云涌,紡織業(yè)獲得空前的市場契機。耐人尋味的是,在榮氏兄弟經(jīng)營之下,恒昌源生產(chǎn)起色,迅速占據(jù)日紗消退后的市場空白。日資建造的紗廠為華商收購,并成為阻擊日紗的主角,這在中國商業(yè)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紀錄。

隨后,榮氏趕回?zé)o錫,在振新紗廠旁覓得土地,籌備申新三廠。不料,振新紗廠老板榮瑞馨橫加阻撓。

榮瑞馨與榮氏兄弟雖有不快,但并無深仇大恨,此番阻撓,是害怕申新三廠搶走了自家生意。榮瑞馨對榮氏兄弟的經(jīng)營能力心知肚明,申新紗廠生意紅火,若在振新旁建廠,豈不是公然競爭?于是,榮瑞馨召集一幫農(nóng)民,在申新廠地建造五洞橋,令建廠無法進行。無奈之下,榮德生疏通關(guān)系,讓官方出面下令禁止,名正言順地籌建申新三廠,榮瑞馨只得作罷。

此地塊橫跨無錫梁清溪河,東岸規(guī)劃為生產(chǎn)區(qū),建造紗廠、布廠,西岸作為辦公區(qū)及生活區(qū),建造公事房、職員宿舍及發(fā)電、軋花、修機部門,兩岸以橋相通。建廠期間,榮氏兄弟前往湖北漢口,投資150余萬元,籌建申新四廠。1922年3月,申新三廠、四廠同時開工生產(chǎn)。

籌建申新新廠期間,榮宗敬召集華商紗廠聯(lián)合會同仁,積極籌建紗布交易所。當(dāng)時棉紗期貨交易被日商控制,榮宗敬建議,各廠絕不從日商取引所采購棉花,凡在取引所買賣棉紗的商號或掮客,一律斷絕往來,并在報上刊登說明。各紗廠早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如今有榮宗敬帶頭,自然群起響應(yīng),募集200萬元,組建紗布交易所,榮宗敬、穆藕初擔(dān)任理事。

申新出品“人鐘”牌棉紗質(zhì)量上乘,廣受歡迎,被列為紗布交易所標(biāo)準(zhǔn)樣紗,也帶動“人鐘”牌布線銷量?!叭绥姟迸飘a(chǎn)品暢銷國內(nèi),為榮氏兄弟贏得“棉紗大王”稱號。

申新各廠新創(chuàng)品牌,如“寶塔”、“鐵錨”、“龍船”、“仙女”等。榮德生要求甚高,盡管每個品牌各有特色,但從用花、拼花、用料上,絲毫不大意。榮德生為申新三廠“好做”牌親自配料,保證品質(zhì),“好做”剛一面世即受到市場追捧,迅速取代“人鐘”,成為申新王牌產(chǎn)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