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忠歌迷 成為一生的朋友與支持者(1)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 作者:姜捷


當然,受歡迎的滋味是任誰都不能抗拒的,在香港有件對鄧麗君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第一個鄧麗君歌迷俱樂部“香港青麗之友會”的成立,這件事看來微不足道,日后的影響卻很深遠。

一九七二年六月一日,“香港青麗之友會”成立之后,幾乎是每半年一次,配合鄧麗君到香港的日期做固定聚會。其中不少歌迷一跟就跟了她二十幾年,到她逝世都沒有離開過她。如今香港歌迷會成員已達數(shù)百位,最老的超過七十歲,最小的不過十四歲,平時定時行善,持續(xù)為她傳播愛心。每年五月八日的懷念鄧麗君之旅,他們組團來臺灣,到金寶山的筠園陪陪鄧麗君,為她親手扎玫瑰花圈,在她的墳前點香祝禱,圍在一起,輕輕地唱著她的歌。他們也非常照顧鄧媽媽,陪著鄧家兄弟的兒女們玩,感覺上就好像鄧家的一分子一樣。當歌迷可以到這樣的地步,除非是這位偶像太好,讓人從年輕愛到老,否則一時的“偶像情結”是很難維持這么久的。

當時的香港歌迷會會長張艷玲是個短發(fā)、大眼睛的女孩,和鄧麗君同歲,打從十七歲起就迷上她的歌。鄧麗君第一次來香港,在電視臺播出她的專訪時,更愛上她的純真、善良。于是,她和幾位男男女女的歌迷,大約有五六十人,大家喜歡的對象既然相同,就成立了“青麗歌友會”彼此聯(lián)誼?!扒唷敝盖嗌?,當時他是最帥、最紅的男歌手,“麗”,當然就是鄧麗君了,“青麗歌友會”其實只維持了兩年,就自然而然地解散了。

“青麗”雖然煙消云散,喜歡鄧麗君的人卻始終沒有改變初衷,尤其是看到鄧麗君數(shù)年來始終如一地為慈善公益活動盡心盡力,更決定要和她做一輩子的朋友!這群年輕的朋友就在一九七六年三月三十日再度成立“香港鄧麗君歌迷會”,每年定期和鄧麗君聚會,他們會透過管道知道她來香港演唱的每一場時間。因為夜總會或歌廳的門票對一群窮學生而言,實在是太貴了,剛開始,他們從零用錢中一分一角的去存,存到滿十五元才能進場,后來靠著關系可以走到后臺聽歌,才省下每次一定要看到鄧麗君演唱的錢。

二十幾年來,他們每次都以“羅漢請觀音”的方式請鄧麗君吃飯,一伙人走在馬路上中、前、左、右、后地包圍住鄧麗君,舍我其誰地“保護”她,一起去看電影也是前、后、左、右都坐滿“自己人”,把鄧麗君圍在中間,寶貝得不得了。而鄧麗君也從未讓歌迷們失望,她始終維持著一貫的親切、大方、溫柔,沒有任何架子,甚至和她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像一個很平凡的小女孩,玩得很開心,并約好下次會面的時間,很少食言。她非常把歌迷當一回事,也只有在香港歌迷面前,她可以放懷地做自己,談天說笑,回復一個少女應有的空間,不必設防,也無須擔心人家對她的印象。

她在保良局認養(yǎng)一男一女的孤兒多年,就是歌迷陪她一塊兒去的,張艷玲最佩服的是她的敬業(yè)態(tài)度,有時陪她一起去錄音,她總是一個音符唱不好就要求重來,甚至于有一次因為一個音唱不準確,放下一切工作,飛到她在倫敦的老師那兒,反復練到OK了,再飛回來重錄。這種“可怕”的執(zhí)著精神,應是她成功的主因之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