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喜劇導演伍迪·埃倫在一部他的半自傳電影的開頭,先打破銀屏的障礙、演員與觀眾固有的關系,對著鏡頭旁若無人地講了兩個笑話,用來詮釋他的人生態(tài)度。
有一次,大家正在上早自習,我突然心情特別激動,覺得天朗氣清,人們幸福健康,不由地對坐在我前頭正在學習的丁超喊了聲:“丁超,我真喜歡你!”
現(xiàn)在我要寫寫我的女朋友們,怎么開頭呢?就讓我用這個故事,來描述自己是如何“愛”女生的吧!
秋雨沙沙落,落在我心上
2004年2月,外出,站在天橋上,我跟媽媽說,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傳奇的人生。沒想到,一個月后,我這天橋之上蒼天之下的話就應驗了……
那時我13歲。那時我上初二。
那是2004年3月24日。那是個星期三。
一秒鐘前,我是個正在上課的初中生,一秒鐘后呢?我踏上了一條新的路。
那天早上我騎車上學,進班之后第一件事是把《黑鐵時代》帶給席西。他去年暑假去了趟新西蘭,開學后曾給我和幾個朋友釗子、馬勃送了在那兒買的禮物,我得到的是一個彩繪盤子,他邊給邊說這是他仔細挑選才買的,保證代表了新西蘭的獨特魅力,雖然盤子底下就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但我還是很感激。當時我就說要把《黑鐵時代》送給他以示謝意,誰知這一拖拖了半年,今天才得著工夫送他書。
我把《黑鐵時代》拿出書包,問坐在我身邊的小云:“你看過它嗎?”她搖搖頭。我便把書給席西。
望著小云,我有一些惆悵。她是初二一開學轉(zhuǎn)來的,不久她和我和馬勃三人坐在了一起。不,這太俗套了,所有的學生愛情都是這么“同桌”出來的。我們?nèi)齻€人的日子“相敬如賓”,又“如火如荼”。寒假時,語文老師留的寒假作業(yè)中有四篇作文一項。我寫了一篇小云,字數(shù)一不小心很長,于是我干脆在題目底下寫:“一篇頂四篇。”
我真大膽,寫女生的文章都敢給老師。
去年9月份,班里轉(zhuǎn)來了四個新生,三女一男。我對轉(zhuǎn)來的學生是什么情況不感興趣,所以并沒有仔細記著他們的名字、長相,也沒有和他們怎么交往??蓭滋爝^了,其他新生全沒印象,唯有一個轉(zhuǎn)來的女生給我印象深刻:總是那么懶洋洋的樣子,一雙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上課聽講迷迷糊糊的感覺。
她的樣子應該是好看的,但我的審美觀念已經(jīng)隨著看多了電影后漸漸褪化,不過很多人都認為她是班里最好看的女生。我不能肯定,但文靜優(yōu)雅,她確實是算得上。
期中以后,她的影響力開始逐漸加大,因為她的學習成績實在讓人震驚。基本上門門是100分,仿佛她交上去的不是自己寫的卷子,而是編題人附帶著的答案,令人難以置信。但最主要的是,她從未很刻苦地學習過(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不是上課睡覺,就是沒事閑著看書。沒人見過這樣的“好學生”。
我從小接受的思想就是: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要得好成績,學到腦袋昏。不過這位神仙般的女生實在是將我的傳統(tǒng)思想全部顛覆了,沒辦法,我只能相信有人所說的她的智商高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