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就是那種一杯茶水一張報紙一坐一天的情況。我想,那天他跟我聊天無非也是打發(fā)時間。
他指著窗外金橋驛站的樓問我:“儂也是來上海找工作的伐?”
我說:“嗯,我是新疆的,來這里半年了,住在這里找工作,現(xiàn)在在一家網(wǎng)絡(luò)公司,還沒有找到其他住的地方,所以暫時住在這里。”
“從新疆跑來這里啊?新疆好遠(yuǎn)啊,儂一個人???”他拿起大玻璃杯輕輕吹了一下,呷了一口茶。
“嗯,我在西安上大學(xué),喜歡互聯(lián)網(wǎng),一畢業(yè)就跑來了。”
“那儂蠻厲害的嘛。這里住過很多人,后來沒有找到工作,許多就都回家了。”
我得知他兒子跟我一樣大,學(xué)習(xí)很好很爭氣。“我兒子在上海交大。”他眼睛里透出難得的自豪。 “您兒子真爭氣。”我趕忙表揚(yáng)他兒子。
他突然興奮了:“小伙子也很厲害,一個人在上海打拼啊。過年什么時候回去?。?rdquo;
心事重重的我仿佛被人戳了軟肋:“我下午剛從火車站回來,票買不到,都不準(zhǔn)備回去了,還不知道怎么跟家里說呢。”
“過年不回家?儂在上海有親戚嗎?”他驚詫。
“沒有。票實(shí)在太難買了,跟打仗一樣?;疖囌具@兩天根本進(jìn)不去。”
“那也不能不回家啊,儂這孩子真是的,我?guī)湍阗I。”他說,“我有一個同學(xué)就是在火車站,絕對沒有問題,一張火車票而已。你要哪天的?”
“不用啦。”我趕忙推辭,“我那一趟太遠(yuǎn),只有一趟,很難買,我還在想不行買機(jī)票吧。”
“儂這個孩子簡直是,”伯伯竟然抱怨起我來,“飛機(jī)票?一個月你才賺多少鈔票啦。我一個電話就給你搞定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沒敢再搭腔。
“儂這孩子怎么這個樣的啦?”他瞪了我一眼,眼睛里透出很大的不樂意,“儂以為我講笑話是哇?我是看儂跟我孩子一樣大,你一個人在這里打拼不容易,過年怎么能不回家,你家里人會擔(dān)心的。這樣,我先給你買,就買一張臥鋪對吧?”
我突然覺得很好笑,貌似不麻煩他,他反而會不開心。 “最好是臥鋪,T52。”我有些忐忑地跟他說,“最好是臘月二十八的,這樣可以吃年夜飯。” 假如主人公換成你,你會不會相信一個第一次見面,年齡和自己爸爸差不多大,之前沒有任何交集的一個人,會給自己搞春運(yùn)的火車票,而且還墊錢幫你買好,別說高價,連代購費(fèi)都沒有?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砸到了我腦袋上。
兩天之后,伯伯打電話給我,我順利地拿到了一張從上海到烏魯木齊的臥鋪票,連日期都沒有偏差。這張票對于在上海舉目無親的我來說,顯然是最貼心的禮物,而我們,也因此成了忘年之交。
伯伯應(yīng)該是我認(rèn)真接觸的第一個上海人,有了這段經(jīng)歷,我開始覺得上海人并不如媒體上說的那么排外。后面我又遇見過不少上海人,大多數(shù)給了我很多幫助,不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