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 山東青島海洋大學(xué)
因特網(wǎng)上很熱鬧,爭論點常常是中日關(guān)系、中韓關(guān)系或者中印關(guān)系。有些爭論者愛拿“民族”說事,常常一篙子打翻一船人,比如把日本少數(shù)壞人混同于所有“日本人”,把中國少數(shù)壞人混同于所有的“中國人”,于是,不是你罵我“洋奴主義”,就是我罵你“仇外主義”。爭論一涉及到民族問題就容易情緒化、標簽化。
在我看來,“洋奴”也好,“仇外”也好,都是政治幼稚病的一體兩面。那么在進入這種爭論之前,我們最好得知道“民族”是怎么回事。
愛爾蘭有個學(xué)者叫安德森(B·R·Gorman Anderson),長期研究民族主義理論,曾經(jīng)有過一句名言,說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在他看來,“民族”這個概念來源于想像,本身十分可疑,差不多是歷史誤讀的產(chǎn)物。在漫長的中世紀,歐洲分裂成好幾百個城邦國家,哪有什么“民族”?辨認身份的時候,那時的人們只知道基督徒與異教徒的區(qū)別,只知道你住這個村和我住那個村的區(qū)別,并不知“民族”為何物?!胺ㄌm西”“英格蘭”等等,都是很久以后才折騰出來的說法?!皭凵衬醽啞边@個詞,直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才開始使用。
語言常常被看成民族的重要標志之一。但如果仔細考察,特定的語種其實不一定與民族有什么對應(yīng)關(guān)系。全世界最大猶太人群體、即德系猶太人,以前通用意第緒語,但這種語言后來恰恰被猶太復(fù)國運動大力排斥。意大利在建國的一八六○年,國民中只有百分之二點五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說意大利語。這一類事實,總是被后來的民族主義者視而不見。
由此看來,“民族”并非古已有之,更非天經(jīng)地義。在羅馬天主教霸權(quán)體系坍塌以后,“民族”是繼城邦國家之后一種新的組織替代,使分崩離析的歐洲,重新找到了群體情感和利益單元,因此它是現(xiàn)代歐洲的產(chǎn)物。史學(xué)家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說過,民族與民主頗有關(guān)聯(lián),是民主的一個載體。你們知道,古希臘式的城邦民主并不是全民選舉,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婦女、奴隸以及鄉(xiāng)下人并沒有投票權(quán)。到后來,選民的范圍逐漸擴大,但選民范圍如果需要一個邊界,“民族”當然就是最合適的身份設(shè)限。還有兵役制、納稅義務(wù)、教育及其他權(quán)益的分配等等,也都不可能無限制地遍及天下,不可能見人就有一份,必須有對象的選擇和設(shè)定。這就推動了人們對民族的想像和劃分,在歷史上催生了民族國家。一七八九年,法國革命者們首創(chuàng)國旗和國歌,更使民族概念獲得了一種形象包裝,開始向人們的日常感覺層面滲入。
從那以后,“民族”就出現(xiàn)了,而且常常與“國家”同義。一部歐洲的現(xiàn)代化史,差不多同時是一部民族主義的發(fā)展史,以至今天“聯(lián)合國”,實際上寫成了“聯(lián)合族”,即United Nations。
這種歐洲的組織方案應(yīng)該說很成功,而且很快被世界其他地區(qū)的人們爭相效仿。特別是在遭遇了十六世紀以后的西方殖民主義壓迫之后,歐洲以外的被壓迫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以“民族”為號召,建立自己的國家。他們憑借血緣、語言、習(xí)俗、宗教、行政沿革等方面或多或少的跡象,蘇醒各自的民族意識,重繪現(xiàn)代的群體邊界,借以凝聚民意和調(diào)動資源。二十世紀初,列寧提出了民族解放理論。隨后,又有美國的威爾遜總統(tǒng)提出民族自決原則。俄國與美國當時還是新興國家,沒有多少殖民地的既得利益,所以都反對帝國主義,都支持弱小民族的造反,對當時的中國也比較同情。它們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對全世界新一階段民族主義運動推波助瀾,使新興民族得以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應(yīng)該說,這時候的民族主義仍然較多正面功能。正如歐洲的民主曾得助于民族國家,亞非拉后起的民族國家則首先促進了國際民主,對老一代帝國列強形成了四面八方的遏制和打擊,也促成了新興國家的現(xiàn)代體制建設(shè)。聯(lián)合國不論強弱大小,一國一票,就是這種國際民主的體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我們回想一下,當時多少甘地式的民族英雄前仆后繼,可歌可泣。在埃及有納賽爾,在印尼有蘇加諾,在越南有胡志明,在中國有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等。
不過,細心一點的人不難察覺,此時的民族,有些不再是歐洲那種嚴格意義下的民族了。比如“泛非洲主義”“泛阿拉伯主義”“泛拉丁美洲主義”等等,只是訴諸文化或者地緣的根據(jù),悄悄模糊了血緣種族的面目,給民族注入了新的含義,實際上是一種泛民族或者類民族主義?!袄∶乐蕖笔且粋€民族嗎?不是,它只是一個地域。民族主義與地域主義已經(jīng)混為一談。我們的孫中山先生把西方民族理論拿過來,照葫蘆畫瓢,粗粗勾勒了漢藏滿蒙回的“五族共和”,其實是繪制了一張讓后人爭議不休的草圖。其中的“回”,是指“大回”,泛指維吾爾等西域族群,而不是指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回”,即當時俗稱的“小回”。這當然讓回族民眾不滿意。這種不滿自有他們的道理。說“五族”,可能同時夸張和忽略了遼闊中土上的一些群體差別。因此,后來從五族到七族,到十多族、二十多族,到五十多族……單子越拉越長了。中國到底有多少民族?構(gòu)成民族的要件到底有哪些?這些問題并不容易得到解答,也讓人疑惑。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原來在“漢族”名下的很多群體,以苗族、壯族、侗族、瑤族等名義再次得到區(qū)分,帶來了民族目錄又一次爆炸式的增擴,直到近乎失控時才緊急剎車。在我現(xiàn)在居住的海南島,有個臨高縣,語言比較特別。“臨高人”就曾經(jīng)強烈要求獨立為一個民族,只是沒有被國務(wù)院批準,沒有趕上末班車而已。
劃分民族并不是一項中國人所熟悉的工作,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次遲到的補課。歷史上的中國,其實是一個民族意識相對淡薄的國家。中國人那時候也談“族類”,但準確地說,歐洲人以血緣劃族,可謂之“種族”;中國古人以文化分族,不妨謂之“文族”。兩者涵義并不是一樣的。中國人以前只論“夏”與“夷”,都是意義模糊和很有彈性的文化概念。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先生在《中華民國解》里說過:夏可以為夷,夷可以為夏,“專以禮教為標準,而無有親疏之別”。中國南方的吳、楚、閩、越,以前都是“夷”,后來融入了華夏文化,就由夷而夏;中國北方有些逐漸半蒙古化或半突厥化的群落,以前也是“夏”,后來疏遠了華夏文化,就由夏而夷。不難理解,古代中國雖有文化上的對外歧視,也有國家利益上的對外設(shè)防,但不乏民族融合的柔性傳統(tǒng)。魏晉南北朝三百年,五代十國一百多年,夏與夷都在大規(guī)模雜交。唐代、元代、清代由非漢人執(zhí)政,也帶來了一次次民族大融合,所謂“長城內(nèi)外是故鄉(xiāng)”?!叭A人”或“中國人”的概念內(nèi)涵由此變得十分豐富。
我們的老祖宗也沒有什么森嚴的民族壁壘。漢代的外交主調(diào)是對北邊“和親”與對南邊“懷遠”,不到萬不得已不用兵。唐代長安則是當時著名的國際化都市,各種胡音番調(diào)充盈朝野。明代的鄭和率兩萬人的強大船隊,直抵東南亞、印度乃至非洲東岸,不過是到處送禮品、拉關(guān)系,推廣華夏文明,不似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艦隊那樣到處掠殺和敵意昭昭。直到民國建立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中國也還沒有明顯的邊防,甚至沒有嚴格的護照制度。那時候,朝鮮或越南的革命者,波斯或日本的商人,還有逃避迫害的歐洲猶太人,都可以在這里進出自由,基本上未受到民族身份限制的壓力。這與同時代的歐洲大有區(qū)別。用英國著名學(xué)者吉登斯(Giddens)的話來說,中國那時候還是個傳統(tǒng)國家,不是現(xiàn)代國家,“國家監(jiān)視力”很不發(fā)達,因此只有“邊陲”(frontiers)而沒有“邊界”(borders)??梢哉f,那樣一個民族混雜和民族淡化的中國,顯示了國家建制現(xiàn)代化之前的混沌粗放,也殘留著一道中國式世界主義的文化夕陽。
我們可以看出,“民族”只是歷史上一個階段性的政治構(gòu)造。換句話說,不過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從人類各種交疊的共同體形式中被特別強化出來的一種。中國人以前上有“天下”,下有“家族”,都是非常重要的共同體概念。而強化“民族”,強化“國民”“公民”一類身份,只是二十世紀才有的新鮮事。
但這種強化需不需要一個界限?越過界限會不會走火入魔?民族主義理論從西方傳到中國,其實從來都是馬馬虎虎的,只是一種臨時的政治識別標尺。尤其在當今,“民族”概念更是歧義迭出,五花八門,甚至解釋混亂、暗藏禍端。有時候,部族也被視同為“民族”,如盧旺達的胡圖族;教族也被視同“民族”,如波黑的穆斯林族;國族同樣被視同“民族”,如多民族混成的所謂“美國人”“新加坡人”“阿爾及利亞人”等等。某些特殊的地緣群體,如中國臺灣某些居民,也可能披上“民族”的外衣,上演一場“民族主義”的運動。這就使民族問題變得十分錯綜復(fù)雜和敏感棘手。從社會與政治功能來說,一方面,民族意識可以“載舟”,即可以支撐和掩護某些弱勢群體的合理反抗;另一方面,民族意識也可以“覆舟”,即常常把內(nèi)部的政治怨恨和經(jīng)濟危機轉(zhuǎn)嫁外移,把社會問題一律改裝成族際問題,成為某些政客的障眼法——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和美國三K黨的白人種族主義,就是這樣一種惡質(zhì)化的民族主義,給人類造成過重大傷害,實在是血跡斑斑!
正是基于深刻的歷史教訓(xù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列寧的理論和威爾遜的原則一直在獲得新的調(diào)整?!懊褡濉辈辉偈且粋€不言自明的合理概念?!懊褡遄詻Q”權(quán)利在國際社會也不再無條件地自動生效。北愛爾蘭想“自決”,英國不答應(yīng)??笨讼搿白詻Q”,加拿大不答應(yīng)。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想“自決”,美國也不答應(yīng)。這就更不談俄國的車臣和中國的臺灣了。如果不說大部分地方,至少在很多地方,“民族”成了一個易燃易爆品,必須審慎以待。當前的“民族主義”,很大一部分不再尋求群體的聚合,而是更傾心于群體的分離,幾乎只有單一的分離主義色彩;不再注重對內(nèi)關(guān)切,而是更傾心于對外爭奪,無不充斥著排外主義和仇外主義的氣味。特別是新技術(shù)和全球化的大浪撲來,經(jīng)濟發(fā)展失衡和利益分配關(guān)系劇變,正在深刻重組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失去了天主教這樣的全球性宗教制約系統(tǒng),也失去了冷戰(zhàn)時兩大陣營這樣的全球性政治制約系統(tǒng),指揮中心一個個失靈,大家各行其是,各行其是又都要有個說辭,于是利益紛爭最可能一一披上“民族”的戰(zhàn)袍。
這時的“民族主義”,不僅僅經(jīng)常是名實相離,而且往往是重利而輕義,隱伏著陰謀和貪欲的暗流。比如有些政客高揚“愛國”或“愛族”的旗幟,對同胞的貧困和災(zāi)難卻視而不見,倒是把巨額私款偷偷存在國外,或是借戰(zhàn)爭以分軍火商的紅利,他們是真正的“愛國”或者“愛族”嗎?又比如,某些群體在政客的蠱惑之下,己所不欲竟施于人,擺脫了異族的壓迫之后,對內(nèi)部更弱小的異族卻又施霸道,阿爾及利亞內(nèi)部的柏柏爾人,斯洛伐克內(nèi)部的匈牙利人,就曾經(jīng)有此悲劇。這些更弱小的“民族”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權(quán)益需要尊重和保護?
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依血緣、語言、習(xí)俗、宗教、地緣一類根據(jù),從而產(chǎn)生這種或那種共同體的認同感,不是一件特別不可理解的事情。我相信,安德森說民族有賴“想像”,大概也不能判定“想像”就是完全無中生有的虛構(gòu)。但無論過去和現(xiàn)在,人類對群體自身的認識,都不止“民族”這一個剖面。這種敘事在一時一地的適用,并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效,更不意味著應(yīng)該永遠成為我們畫地為牢的神咒,成為我們思想與情感的囚籠。日本軍國主義確實讓人厭惡,但一個作惡的日本人,可能同時是一個男人,一個高個子,一個B型血者,為什么我們不會因此而遷怒和連坐所有的男人、高個子、B型血者,卻獨獨要求所有的日本人為個別人的惡行承擔(dān)罪責(zé)?有什么說得過去的理由么?著名英國生物學(xué)家莫里斯(Desmond Morris)就有過類似的疑問。
在每一條民族界線的那一邊,其實都有我們熟悉的生老病死和喜怒哀樂,有普天下人同此心和心同此理的眾多同類。當代最精密的基因技術(shù)檢測,也可證明他們與我們的差別,遠遠小于我們與動物的差別。為什么我們平時可以善待一條狗、一只鳥、一只熊貓、甚至一只老虎,可以為這種善待洋洋自得大吹大擂,有時卻會對另一些同類的生命體怒目相視,乃至執(zhí)刀相向?
頻遭外敵侵凌的時候,中國人無可選擇,需要民族主義的精神盾牌,以推進救國和強國的事業(yè)。那么,當中國逐步走向世界大國舞臺的時候,即便還無法進入民族消亡的融融樂園,但理性地看待民族差異,理性地化解民族矛盾,至少是不可回避的文明責(zé)任。敬人者實為敬己,助人者實為助己,超越狹隘民族情緒和培養(yǎng)國際責(zé)任意識,實為當今日益重要的課題。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種文化和制度的資源,中國前人那種淡化民族和融合民族的歷史實踐,也許應(yīng)該重新進入當代知識視野。中國前人那種世界主義的“大同”理想,也許有朝一日將重新復(fù)活,成為更多黑色頭發(fā)之下的親切面容,為這個民族主義喧囂了數(shù)百年的世界,提供一種重新辨認和情意對接的明亮目光。
我們需要爭取這樣一種可能。
謝謝大家。
(主要內(nèi)容最初發(fā)表于2004年《環(huán)球時報》,后全文收入演講集《大題小作》。已譯成韓文及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