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
爹爹媽媽呀,我天天把你兩老人家的像放在床上,每早晚必看一陣。前幾天早晨,忽然見著爹爹的像現(xiàn)笑容,心里歡喜得了不得。等一會兒,便得著五哥向警予的五哥,即向仙良(1888—1963),日本京都府立醫(yī)科大學(xué)畢業(yè),回國后,先后在長沙等地創(chuàng)辦醫(yī)院。的平安家報。今天晚上九點鐘,新從世界工學(xué)社世界工學(xué)社,是當時留法學(xué)生中信仰無政府主義者的組織,后來被改造成為勤工儉學(xué)學(xué)生的領(lǐng)導(dǎo)組織。旁聽回來。捧著你老人家的像一看,忽現(xiàn)愁容,兩個眉毛緊緊地鎖著,左看也不開,右看也不開,我便這樣說:我的爹爹呀,不要愁,你的九兒向警予在家中排行第九,故家人稱其為“九兒”。在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傄蝗枘憷线@塊肉與這滴血,而且這塊肉這滴血還要在世界上放一個特別光明。和森即蔡和森(1895—1931),湖南雙峰人,中共早期重要領(lǐng)導(dǎo)人,1920年在法國與向警予結(jié)為夫妻。是九兒的真正所愛的人,志趣沒有一點不同的。這畫片上的兩小畫片上的兩小,指向警予給父母親寄的明信片正面印有兩個外國小孩。也合他與我的意。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產(chǎn)生的新人,又可叫做廿世紀的小孩子。
【品讀】
向警予是我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被譽為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qū)”。她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xué),1920年與蔡和森結(jié)婚,1921年回國,不久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在黨的“二大”上擔任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開始領(lǐng)導(dǎo)中國最早的無產(chǎn)階級婦女運動。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賣,她不幸被捕。敵人三番五次對她審訊和毒打,但她堅貞不屈,表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氣節(jié)和優(yōu)秀品質(zhì)。在牢房里,她常常對著父親的照片說:“我的父親是最愛我的,我拿什么報答他呢?”可見他對父親、對親情的深深眷念。
在這封寄自遙遠的法國的女兒來信中,那一聲“爹爹媽媽”,喊出了女兒對父母的深情,融化了天下每一顆父母的心。每天早晚對父母相片左看右看,正是女兒對父母親思念卻不能相見的精神寄托。信中那句“你的九兒”既是女兒對父母的撒嬌,體現(xiàn)了父母對女兒無盡的疼愛與憐惜?!昂蜕蔷艃旱恼嬲鶒鄣娜?,志趣沒有一點不同的”,是向警予對真愛的直白,希望得到父母親的諒解。
這封信看似柔情似水,但談到自己的志向時卻堅定不移?!芭ψ鋈耍ο蛏稀?,是向警予的人生準則;“在世界上放一個特別光明”,是她的人生目標;“我同他是一千九百廿年產(chǎn)生的新人”,是她對終身伴侶的堅定選擇。這封家書,既抒發(fā)了向警予對父母的思念之情,也表明了自己立志獻身于婦女解放運動的決心。
任弼時給任思度的信
(1921年春)
父親大人膝下:
前幾天接到四號手諭,方知大人現(xiàn)已到省,身體健康,慰甚。千里得家書,固屬喜極,然想到大人來省跋涉的辛苦,不能說是非為衣食的奔走所致,若是,兒心不覺頓寒!捧讀之余,淚隨之下!連夜不安,寢即夢及我親,悲愁交集,實不忍言。故兒每夜閑坐更覺無聊。常念大人奔走一世之勞,未稍閑心休養(yǎng),而家境日趨窘迫,負擔日益增加,兒雖時具分勞之心,苦于能力莫及,徒叫奈何。自后兒當努力前圖,必使雙親稍得休閑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但兒常自怨身體小弱,心思愚昧,口無化世之能,身無治事之才,前路亦茫茫多乖變,恐難成望。只以人生原出謀幸福,冒險奮勇男兒事,況現(xiàn)今社會存亡生死亦全賴我輩青年將來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樂,此亦我輩青年人的希望和責任,達此便算成功。惟禱雙親長壽康!來日當可得覽大同世界,兒在外面心亦稍安。
北行之舉指赴蘇俄留學(xué)。前雖有變,后已改道他進,前后已出發(fā)兩次,來電云一路頗稱平靜,某人十分表歡迎。兒已約定同志十余人今日下午起程,去后當時有信付回。沿途一切既有伴友同行,兒亦自當謹慎,諒不致意外發(fā)生,大人盡可勿念過遠。既專心去求學(xué),一年幾載,并不可奇,一切費用,交涉清楚,只自己努力,想斷無變更。至若謀學(xué)上海,兒前亦籌此為退步之計,不過均非久安之所,此時既可成功,彼即當作罷論。
昨勝先勝先,即任勝先,任弼時的堂妹。妹妹來函云陳宅有北遷之舉,不知事可實否?儀芳儀芳,即陳琮英。當時是任弼時的未婚妻。讀書事,乃兒為終身之謀,前雖函促達泉達泉,即陳英榰,陳琮英的哥哥。大哥,彼對兒無正式答復(fù),可怪!
【品讀】
任弼時是我黨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早年即投身革命。1921年5月中旬,在他即將從上海啟程赴莫斯科留學(xué)時,給父親任思度寫了這封信。而此時的中國社會正處于大變革時期,前途茫茫。為了國家,為了理想,他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這封寄自黃浦江邊的家書中,任弼時因為父親“來省跋涉的辛苦”,不禁“淚隨之下”,表現(xiàn)了獨在異鄉(xiāng)的游子對雙親的關(guān)心與惦念。一句“寢即夢及我親,悲愁交集,實不忍言”,道出了孝子不能侍奉雙親的辛酸與無奈。任弼時是個孝子。即便在學(xué)習(xí)工作都很繁忙的情況下,他仍時時念及家中情形。任父是一位比較開明的人士,靠教私塾維持生計,曾跟維新派一起創(chuàng)辦過學(xué)校,宣揚維新變法主張。他在對孩子們進行的啟蒙教育中,灌輸?shù)幕旧隙际菤v史上勤奮勇敢和愛國的故事。在課堂上教國文時,經(jīng)常向孩子們介紹帝國主義列強是怎樣侵略中國的,清朝封建專制政府是怎樣腐敗的,我們的國家主權(quán)是如何喪失的,使幼年的任弼時經(jīng)受著民主主義與愛國主義的熏陶。在任弼時少年時代的作文中,我們可以窺見他思想發(fā)展的源頭。在《自立》一文中,他主張“欲保國家非自立不可”;認為必須把人民組織起來,才是“以強欲強之道”,要求必須提高全國人民的愛國心,才能“不受外侮”,“不至為外人奴隸”??梢钥闯?,少年時代的任弼時,就有了關(guān)心國事的思想和挽救祖國危亡的抱負。
“我輩青年將來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樂”,抒寫了任弼時尋求真理、改造中國的遠大志向。這封信篇幅較短,但敘事完整,感情豐富。一方面懷有尋求真理、改造中國的偉大抱負,另一方面又時刻惦記著父母親與家中親人。雙重的感情,在國與家的矛盾中重合,細微之處更顯人格的偉大。
琴瑟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