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二喬”斷名
胡喬木來到重慶,發(fā)生一點小小的“麻煩”,那便是他的同鄉(xiāng)、同學喬冠華也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老友相見甚歡,但喬冠華也是“筆桿子”,發(fā)表文章署筆名“喬木”,而胡喬木當時用名“喬木”——兩個“喬木”聚在同一幢樓里,同在一家報紙《新華日報》上發(fā)文章,叫人分不清是哪一個“喬木”!
喬冠華由清華大學金岳霖教授推薦,于1935年考取公費留德,到德國土賓根大學哲學系進修。他寫了關(guān)于《史記》的論文(據(jù)德國魯爾大學海爾默特·馬丁教授告訴筆者,他在1972年找到了喬冠華的論文,并于1976年在德國出版了這一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
喬冠華于1937年回國。由他的留日同學趙一肩介紹,在廣東國民黨余漢謀部隊當參謀。當日本軍隊占領(lǐng)廣州后,他前往香港,在《時事晚報》工作,撰寫時事評論。這時,他起了個新筆名——“喬木”。當時他并不知道老同學胡鼎新進入延安,也取名“喬木”。好在一個“喬木”在香港,一個“喬木”在延安,商參不相見,倒也不相干。
不過,也曾鬧過小小的笑話:在白區(qū)工作的胡喬木妹妹方銘,看到香港報紙刊登“喬木”的文章,于是以為哥哥在香港,寫了信去,落到喬冠華手中!
1939年8月,經(jīng)廖承志、連貫介紹,喬冠華在香港加入中共。
1941年12月18日,日軍在香港登陸,喬冠華奉命離開香港,到東江游擊隊去。
他不久打道桂林,來到重慶,在八路軍辦事處外事組工作,同時擔任《新華日報》社論委員會委員。
這么一來,署名“喬木”的文章,不斷出現(xiàn)在《新華日報》上。《新華日報》乃是延安《解放日報》的姐妹報,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有兩個“喬木”,稱延安那個“喬木”為“北喬”,稱重慶的“喬木”為“南喬”。畢竟兩個“喬木”不在一地,還算不太“麻煩”。
眼下,“北喬”南下,跟“南喬”相聚于重慶,這就“麻煩”了!由于“喬木”出典于《詩經(jīng)》,又寓意“高大、挺直”,兩“喬”都喜歡這一名字,不愿改動:“南喬”認為,他本姓喬,用“喬木”筆名,順理成章;“北喬”呢,他連妻子的名字谷羽都出自同一典故,豈肯再改用原名胡鼎新呢?
終于,毛澤東出面,為“二喬”斷名——這一軼聞,曾廣為流傳,通常都說成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喬進京,發(fā)生重名問題,此事驚動了毛澤東……”筆者認為,前文已經(jīng)提及的1950年2月3日的新加坡《南僑日報》署名江山的文章,較為可靠。因為這篇文章發(fā)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卻指明是在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為“二喬”斷名。現(xiàn)引述江山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