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毫不考慮地買了入場券,完全是受了一對法國年輕人的影響。那天上午看到這對情侶在劇院前跟一個手握票券的黑瘦男子討價還價,內(nèi)人便趨前探問:到底是什么表演讓他們興趣這么大?!得到的回答是傳統(tǒng)越南歌舞表演,而且,連黃牛票也都快賣完了!傳統(tǒng)越南表演?這個熱鬧不能不湊,我們興致勃勃地掏出鈔票,也向“黃?!辟I了兩張。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一路沒燈,幾乎是摸黑從旅館走到了劇院,入口處已聚集了不少小販。從陸續(xù)入場的觀眾打扮看來,可知這是當(dāng)?shù)氐氖?/p>
光是劇院的門廳,就能讓人感覺這個建筑大有來頭,看來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經(jīng)典之作。整個內(nèi)部雖因年久失修而顯得有些破落,卻仍可讓人想象出當(dāng)年的輝煌。與歐洲一些馬蹄形歌劇院相比,絕不遜色!
怎么也沒料到,在如此莊嚴的場所里,看到的演出竟是流行歌曲大雜燴。舞臺經(jīng)過精心布置,活像臺灣早期的電視節(jié)目“群星會”,紅紅綠綠的燈光閃來閃去,一會兒放干冰,一會兒吹風(fēng)扇,看得人眼花繚亂。
歌手的嗓子都還不錯,但模樣、打扮跟二十年前的港臺歌星幾乎一模一樣。開始幾首歌聽起來還悅耳,但不懂歌詞。接下來的每支曲調(diào)都大同小異,讓人眼皮越來越重,板凳也好像越來越硬,實在坐不住,只好中途打道回府。如今回想那一夜,歌曲旋律與歌手的爭奇斗艷都已模糊,但劇院的懾人空間依舊難忘。
離開那天,我們請出租車司機在去機場的途中開慢一點,好仔細再瞧瞧河內(nèi)。東張西望,遠遠就見到一座銅像高聳在空曠的公園中,身形、姿勢一看就是列寧。這位共產(chǎn)主義的昔日大英雄,紀念碑或雕像在全世界被拆的拆、熔的熔,也只有在越南這樣的國家,依舊把他的銅像豎得高高地讓大家瞻仰——只是不知還會持續(xù)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