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小長安的慘敗,起義軍人心惶惶,綠林軍覺得跟劉縯在一起不但沒有什么好處,還險些喪命,正想撤走。劉縯劉秀兄弟很著急,如果綠林軍一撤,舂陵的子弟兵不可能擋住甄阜和梁丘賜的大軍,但是又束手無策。此時失蹤許久的李通忽然出現了。他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下江兵大頭領王常率五千人馬開進了平氏縣的宜秋聚(今河南唐河西南的淮河邊)。劉縯喜出望外,真是老天開眼,想什么來什么。
王常的下江兵是綠林軍的一支,王常也是生性豪爽的人,他為了給冤死的弟弟報仇,手刃仇人后投奔了綠林軍。王常靠自己的能力在綠林軍中慢慢建立了威望,有了自己的軍隊,后來又獨自發(fā)展,成為下江軍,此時正駐扎在宜秋聚。
劉縯聽說過王常的威名,如果能把他拉過來,自己一方的勝算機會就大得多了。劉縯決定前往宜秋與下江軍聯絡,爭取同下江軍聯合作戰(zhàn)。他立即帶著劉秀和李通趁夜晚奔出棘陽,來到宜秋,親自游說。
他們很快就趕到了下江軍營。下江軍首領成丹、張印推選王常同劉縯等人談判。王常是頗有見識的一位將領。他了解人心思漢,明白恢復漢王朝的確是順應民心,他本人也是十分擁護的。由于劉縯、劉秀是漢朝的宗室,所以一經接觸,便使王常產生好感,同意了劉縯等人聯合作戰(zhàn)的要求。很快下江軍來到棘陽城與劉縯、劉秀率領的人馬匯合。公元23年11月,劉縯決心趁下江軍前來聯合作戰(zhàn)的有利形勢,給予王莽在南陽的主力軍一次沉重的打擊。而甄阜、梁丘賜也想憑借他們在小長安大敗起義軍的聲勢,全殲起義軍。兩軍再一次展開會戰(zhàn),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
劉家兄弟也振作起來,和綠林軍的幾個首領忙著商議下一步的戰(zhàn)略部署,如何破甄阜、梁丘賜。劉秀建議道:“新軍精兵近十萬,我軍不及新軍精兵的五分之一。與其正面交鋒,難能取勝。不如釜底抽薪,端了他的老巢。甄阜、梁丘賜眼睛盯著棘陽,藍鄉(xiāng)必然空虛。何況新軍剛剛打了大勝仗,又逢新春大年,必然無備。我軍潛師夜出,截其輜重,既可補我軍損失,解我軍缺少糧草之急,又可動搖新軍軍心。新軍失去了輜重,兵無斗志,殺甄阜、梁丘賜,指日可待。”眾人認為有理,點頭贊成。劉縯傳發(fā)軍令,使劉秀守城,自己和綠林軍將領則帶領各部兵馬,準備奇襲藍鄉(xiāng)。一切部署完畢,劉縯便派出一部分兵馬,悄悄潛出棘陽,借著夜色的掩護,迅速奔向藍鄉(xiāng)。
大隊離開棘陽,劉秀下令四門緊閉,任何人不得出入。為了守住棘陽,更為了迷惑新軍,劉秀披堅執(zhí)銳,登上城墻,點起無數的火把、燈籠,又讓士兵輪流守夜,不斷地走來走去,吸引新軍的注意。出了棘陽十幾里,便是藍鄉(xiāng)。甄阜根本沒想到起義軍會有這個策略,絲毫沒有提防,只留下少部分人馬鎮(zhèn)守藍鄉(xiāng),根本不是起義軍的對手。起義軍沒費什么力氣,就拿下了藍鄉(xiāng),大量糧草轉眼之間就成了起義軍的戰(zhàn)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