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飄帶上最動人的轉折(2)

貴知行 作者:賈天兵


1943年,毛澤東在《關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一文中寫道:“剝削階級當著還能代表群眾的時候,能夠說出若干真理,如孔子、蘇格拉底、資產階級,這樣看法才是歷史的看法。王陽明也有一些真理??酌嫌幸徊糠终胬恚糠穸ㄊ欠菤v史的看法。”

無須列舉太多,相信這些已經足夠讓人看出毛澤東對王陽明思想的繼承、創(chuàng)新和應用。

陽明心學是需要不斷去領悟的,而且很多內容需要設身處地去感受。王陽明曾經說過:“圣人述六經,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則嘗言之?;蛞蛉苏垎?,各隨分量而說。亦不肯多道,恐人專求之言語。故曰‘予欲無言’。”

陽明心學不是一個單向的、持續(xù)不斷得輸入過程,而是雙向的、互動的、循環(huán)前進的過程。

正如毛澤東所說,知行合一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就是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抽象地講知行合一,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在歷史中講知行合一,又容易讓人感覺枯燥。那只是因為還停留在僵化的知行合一概念里,停留在靜止的歷史上面。

如果能夠試著走進具體的歷史情境,就會感覺到如同存在于血液里的溫柔和熟悉。

只有活的歷史,才是后來人的營養(yǎng)。雖然所有的生活不一定都有機會走進歷史,但歷史一定是生活的一部分。

九死一生之后,再去等待隨時可能光臨的自然死,這是王陽明在龍場驛的生活,如果他不能有所作為的話。

時時刻刻面臨著生死考驗,又無從知道這樣的考驗什么時候才會結束,這是紅軍在長征時候的生活,如果他們不能有所作為的話。

從容面對生死,依靠內心的力量去尋找事物的規(guī)律,王陽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生火做飯、搭蓋茅屋、照顧自己生病的仆人,這樣的生活讓王陽明走向了龍場悟道。

舍生忘死,通過不斷的爭斗堅持到光明的到來,紅軍將士們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一個個戰(zhàn)友在身邊倒下,無休止的行軍、無數(shù)的未知,這樣的生活讓紅軍走向了生死逆轉的輝煌。

知行合一并不神秘,知行合一也不簡單,絕望和希望的距離很近,最要緊的就是哪怕被絕望襲擊過一萬次,也要堅持做到等著希望在第一萬零一次以后降臨。

紅軍轉移經過老山界時,毛澤東寫道:“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睙o盡的擔憂。

二渡赤水婁山關戰(zhàn)役之后,毛澤東寫道:“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焙狼闈M懷。

奇襲臘子口之后,毛澤東寫道:“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毕采闲念^。

翻越六盤山時,毛澤東寫道:“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躊躇滿志。

期間的變化,恰恰是不斷知行合一的生動寫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