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了防止日本侵略者封鎖中國的交通線,早在1937年12月,來自10個民族的20萬勞工隊伍開始舍生忘死、晝夜勞作地修建由昆明至緬甸臘戍的滇緬公路。
20萬各民族的兄弟姊妹、老幼婦孺靠著近乎手挖肩扛的方式,在短短的9個月內就修成了這條穿過高黎貢山、怒山、云嶺等中國最堅硬的山區(qū),跨越怒江、瀾滄江等中國最湍急的河流,蜿蜒曲折達1126公里的運輸干道。
抗戰(zhàn)初期,中國幾百萬軍隊所需要的武器裝備,維持經濟運轉所需要的各種物資,無數內遷到大后方的人們所需要的基本消費品等抗戰(zhàn)所需要的、中國不能生產的物資,都依賴這條生命線運進大后方。
滇緬公路的修通震驚了全世界,當時的美國駐華大使曾評價說:此次中國政府能于短期內完成此艱巨工程,此種果敢毅力與精神,實令人欽佩。且修筑滇緬路,物資條件異常缺乏,第一缺機器,第二純系人力開辟。全靠沿途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滇緬公路的修成并投入使用,迫使日本侵略者放棄了正面打敗中國軍隊的計劃,轉而試圖從沿海國家和地區(qū)封鎖中國的對外通道。這在客觀上給疲憊的中國軍民提供了一定的調整機會,切切實實地改變了戰(zhàn)爭的進程。
1940年,日軍占領了越南,擁有了新的基地。他們頻頻在此調動空軍對滇緬公路進行瘋狂的轟炸。
為了使這條民族生命線不至于被切斷,1942年,10萬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進行作戰(zhàn)。雖然中國軍隊為此遭受重創(chuàng),最終還是沒能保住滇緬公路。
同年7月,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重開滇緬公路的方案得到了美國國會的支持,在中、美、印、緬四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自印度經緬甸到達云南畹町的史迪威公路修建成功并與舊有的滇緬公路相接。
抗日戰(zhàn)爭期間,西方許多國家的媒體在報道“滇緬公路”或“史迪威公路”時都會配上這樣一幅照片:
陡峭的山坡上,一列長長的美制卡車隊正在沿著無數逼仄的“S”形回彎組成的公路上緩緩行駛,公路兩側近處是幽深的谷底,遠處是綿延的崇山峻嶺,視野里公路的盡頭則是斧劈刀削一般險峻的山頂。
這樣一幅照片,以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中國不屈不撓的抗戰(zhàn)精神;也反映出這條生命之線在頑強地輸送著希望和動力的同時,還承受著堪稱極限的艱辛挑戰(zhàn)。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段被稱為“二十四道拐”的盤山路都被認為是在云南境內的“滇緬公路”或“史迪威公路”的某個路段。但在這兩條公路上,研究人員和尋訪者卻一直找不到它的一絲影子。
直到2002年,戈叔亞才最終在黔西南的晴隆境內找到了“二十四道拐”,它位于晴隆縣城往昆明方向出去1公里的蓮城鎮(zhèn)五一村半官坡。
這段公路從山腳到山頂約有4公里之長,蜿蜒崎嶇,共有20多個彎道,所以才有了“二十四道拐”的稱謂。
據記載,這段盤山公路始建于1927年,1936年工兵部隊對其進行了改建。日軍截斷滇緬公路之后,史迪威又于1943年秋主持改建了這一路段,據說,這次改建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將原來的24道拐改為了21道拐。
道路重修以后,國際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后,必須要經“二十四道拐”才能輾轉運往重慶和前線。
“二十四道拐”如同大動脈一樣,既是戰(zhàn)火的后方,又是走向勝利的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