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真是有趣味的事情。
朋友剛從歐洲回來,以為她會一臉幸福地講述歐洲歷史,她卻痛苦地說,不知道什么是飽,就知道天天餓,也不知道歐洲人民是如何生活了這幾百年的?簡直生不如死。
也有朋友,在澳大利亞生活數(shù)年,回來的唯一原因就是吃得不習(xí)慣,再住下去就會精神崩潰,也是因為吃才回來——一日三餐,的確離不開吃,哪有比中國人更會吃的民族?一個魚香肉絲,要十五種調(diào)料,一個大廚一個味道,僅僅因為油溫不一樣,炒出的菜就差之千里,更不用說那些宮廷菜江湖菜了。
吃在中國發(fā)揚(yáng)得如此光大,即使如豬下水這樣的東西,外國人肯定早早就扔了,但我們把它以醬油蒜蓉紅燜后,再以生煸草頭圍邊,吃起來腸軟菜嫩,亳無腥氣,是草根菜品中的極品。杜月笙平生最愛吃這一口,也許因為和出身有關(guān)?貧賤出身的他,小時哪里會吃得著紅燒肉?——小時候培養(yǎng)的味蕾幾乎跟定人的一生,到死,也懷念母親做的那碗熱面湯,細(xì)碎的綠色小蔥花飄上來,有香油點點滴滴,西紅柿三四片,雞蛋乖巧聽話地窩在面里。那面,是前夜和好的面,已經(jīng)筋道十足,被母親用搟面杖一下下地拉長,以后飄洋多年,再也沒有吃到過了。
有一個外國朋友,到后來放棄自己在國內(nèi)培養(yǎng)好的味蕾,執(zhí)意要娶中國媳婦,并且定居四合院,吃鹵煮火燒和褡鏈燒餅,圍著炭火的火鍋吃涮羊肉,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他每次見我們都用不流利的中文說:中國人真是會生活,過著童話一樣的日子。
每次去北京朋友家都要吃烤肉,肉當(dāng)然要用祖?zhèn)鞯牡肚?,堅決杜絕用機(jī)器切,完全是對吃烤肉的一種尊重。每一刀下去,味道都不一樣,然后江湖吃法是站在烤肉臺子前,一腳蹬了板凳一手去烤肉,底下是熱烈烈的果木,烤肉用果木烤出來才會香,有肉的原味……我每次去都覺得儀式感非常強(qiáng),有的時候形式?jīng)Q定內(nèi)容,形而上一樣有形而上的妙處。
吃真是浪漫而有趣的事情,古代兩個男子最擅吃,家里的后廚永遠(yuǎn)似在過年,人們以到袁枚家吃飯為幸事——他們家豆腐和土豆都有幾十種做法,丫鬟穿著精致的絲綢衣服上菜,一道菜品總會附有一個傳說或一首小令,再佐以歌舞絲竹,太平盛世的歡喜都表現(xiàn)在吃上了。李漁更講究,吃肉吃出樂感來,在《閑情偶寄》中,所有對吃的描述細(xì)膩動人,讓人垂涎三尺,嘆為觀止。
于是中國餐館開到世界各地,哪里有中國人,哪里就有中國餐館。才不和外國人一樣,不動煙火,幾片粗面包,加點沙拉和黃油就是一頓飯,想想會郁悶得發(fā)瘋,做了中國人之后,再去做外國人,只在味蕾這一點上,就有無限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