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的我,不會心痛。
童年時,我有一顆無憂無慮、天真單純而不知痛苦的心。作為獨生子女,長輩們把我們這一代人視為“小皇帝”、“小公主”,我們?nèi)缬半S形的標簽是“被寵壞了的一代”。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與自己分享手足之情,童話就成為我小時候最好的伙伴。那些美好的故事總是終結于一個又一個大團圓,鼓勵我不斷看下去。
然而漸漸長大,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并不像童話般美好。
在學校,要披荊斬棘才能贏得寶貴的關注與機會,就像要通過一個個巨大的漏斗,勝出的只是少數(shù)。伴著同齡人之間學業(yè)上的激烈競爭,在父母師長的諄諄教誨下,我竭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努力的好學生。從社區(qū)小學到北京大學,伴隨我成長的是一顆堅強好勝的心。
大二那年,我歷經(jīng)層層選拔親赴美國參加哈佛大學的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盡管這只是對聯(lián)合國大會及一些國際機構的學術模擬活動,卻讓我眼界大開。當時在場的哈佛學生敏銳的思維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勇氣讓我極為震撼。從此,負笈哈佛成為我一個全新的目標。
為了做好申請哈佛的準備,北大畢業(yè)后我打算再積累幾年工作經(jīng)驗。然而初入社會,追求理想與立足現(xiàn)實之間的溝壑讓我倍感壓力。校園里的理想主義似乎已然過時,尷尬和疑惑、糾結與失望,始終如影隨形。
與前人相比,我們的青春并非只有相對豐厚的物質和無憂無慮的生活,我們成長的路上也伴隨著孤獨和迷茫。那些個人的得失與成敗在我心中留下烙印,也讓我逐漸開始感覺到心痛。
即使大學畢業(yè),即使已經(jīng)參加工作,長輩眼中的我,還是沒有長大。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當我能放下內(nèi)心的糾結,當我的心不僅為自己,還會為他人而痛的時候,我就“長大”了。
感謝尚曉援老師推薦我到“中國兒童保險專項基金”工作。正是在這里,我的心,學會痛。心會痛,不僅為自己,也為近在咫尺、朝夕相伴的父母親友,還為遠在天涯、素昧平生的無助孤兒。此刻,我相信,我“長大”了。
還記得我和自己那顆包裹著硬殼的心,一同叩響了基金的大門。
初入基金,一記悶棍突如其來。這意外之痛,讓我心有不甘又茫然無措;
開始工作,師傅帶領我從小事做起,我的失誤甚至笑話層出不窮,我的自尊心時刻隱隱作痛;
屢敗屢戰(zhàn),我孤注一擲,卻遭遇陷阱,深深的挫敗感讓我體會到失望之痛;
重整旗鼓,回歸團隊后,卻發(fā)現(xiàn)因為缺少方法和歷練讓我只能成為團隊的負累。自詡聰明卻實則無用,這敗絮之痛讓我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