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涵冰
張聞天(1900.8.30—1976.7.1),原名張應(yīng)皋,也作蔭皋,曾化名洛甫,字聞天。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人。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重要領(lǐng)導(dǎo)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3年,進(jìn)入中央革命根據(jù)地;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并出席遵義會議;1959年被錯定為反黨集團(tuán)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受盡迫害,于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1979年8月,中共中央對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編為《張聞天選集》。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張聞天
又是一年春時節(jié),當(dāng)光陰與我們一同熬過了肅殺的寒冬,憑著記憶里關(guān)于江南春日的殘跡,那因凍寒而緊蹙的眉頭也稍可疏朗。江南的春,是柔的,是雪膚上隱約的粉紅;江南的春,是淺的,是碧波沒有心機(jī)的透明;江南的春,當(dāng)然是溫柔的,是每個江南人臉上和悅的神色。而每個江南人的心里都住著自己的江南,張聞天也不例外。多年后,在妻子劉英的記憶里,他始終是那個性格文靜,從不急躁,說話從不諷刺、挖苦別人的江南人。在江南的細(xì)雨柔風(fēng)之中張聞天一如南國的氣候一般溫厚,但這與怯懦無關(guān),在信仰的征程上很少有人比他走得更加義無反顧。
1900年,張聞天出生在上海南匯施灣鎮(zhèn)鄧三村的張家老宅之中。那是一座典型的一正兩廂式三合院瓦房,有正屋五間,兩側(cè)廂房各兩間,西廂房外側(cè),另有雜用房四間,共十三間。為了迎接這個新生命的到來,蒼老的舊宅被翻修一新。父親請來村子里相熟的親朋好友一同分那碗“三朝面”,并請村里的秀才為孩子取名“應(yīng)皋”——取《詩經(jīng)·小雅·鶴鳴》一章中“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之意,寄托了家族對于這個孩子的殷切期望。而“聞天”,是他的字。
那是一座頗具江南特色的民居,東與海為鄰,南與杭州灣相連,黃浦江豪居西端,北面則朝向長江口。房屋坐北朝南,主要為磚木結(jié)構(gòu),五間正屋,兩邊廂房各居一側(cè),西廂房外另有雜用房四間,張氏族人用來聚會議事的孝友堂建在正屋中央。右側(cè)是臥室,其間陳列著印花夏布蚊帳、開門廚、梳妝臺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家具,書桌上張聞天兒時使用的筆硯依舊安靜地守候著。屋脊上刻有官吏的圖案以示主人不凡的身份。天井穩(wěn)坐于故居中心,前有門亭相掩,其名曰秀才亭,上懸匾額乃陳云同志手書;后有河溝圍護(hù),碧竹、蒼樹俱全。
現(xiàn)在我們見到的硯臺溝,就是在大自然的造化下由這條河溝逐漸形成的。寧靜的小河旁一只小船默默地等待著新的航程,河溝旁仍閑置著人力踏腳水車。入眼的景象皆充滿了江南鄉(xiāng)村的氣息,在這片空地上留下了張聞天兒時爛漫的回憶,孩童追逐嬉戲的笑鬧聲仿佛猶在耳畔,南國溫柔的土地為他封存了生命柔軟靜好的印跡。
滄桑的屋宇見證了中國大地上時刻上演著的興衰成敗,但它卻依舊恬淡從容,歲月帶走一個又一個的故人,而它卻要在這片土地上忠誠地守護(hù)著那些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