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印度遭遇中國(3)

三千佛塔煙云下 作者:郭建龍


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印度教也逐漸讓位給了佛教,從印度來的宗教文明仍然在半島居于統(tǒng)治地位。但是政治和民俗上,半島卻進一步吸收了中華文明的特征,使得中國對半島的影響逐漸超過了印度。

中國之所以在政治上影響更大,也和中印兩國本身的歷史有關(guān)。當半島采納了出自印度的小乘佛教作為國教時,伊斯蘭的鐵騎卻橫掃了印度本部,使得半島和印度之間文化的傳承關(guān)系中斷了。而中國雖然經(jīng)歷了眾多的王朝循環(huán),但在每一個王朝鼎盛的時期,都可以對半島施加強烈的政治影響。

19世紀(清末)中國的移民潮再次改變了半島,大量中國人的涌入將半島的許多地區(qū)漢化了?,F(xiàn)在在許多地區(qū)仍可以看到寫滿了漢字的唐人街,那兒的傳統(tǒng)甚至保留得比中國本土還地道。

于是,我在佛統(tǒng)見到的一幕仿佛又有了象征意義:作為精神領(lǐng)袖的印度雖然對本土宗教仍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但它的吸引力卻已經(jīng)下降;隨著世俗社會的興起,更加強調(diào)實用的中國式世俗信仰正滲透半島的方方面面。

1949年后,東南亞的華人社會與中國的聯(lián)系中斷,使得半島再一次開始了去中國化的歷程。隨著民族國家的誕生、民族主義的興起,半島本土的特色得到了加強。

然而,當我們刻意把半島作為一個整體,討論它與印度、中國之間的關(guān)系時,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不管看歷史,還是看現(xiàn)在,半島上幾個國家的差別之大,也許是其他地區(qū)無可比擬的。

在歷史上,除了泰國和老撾之外,其余幾個國家的主導民族來源都是不同的。

越南人在半島上是最接近于中國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的人種,但越南卻在宋代時就從中國獨立出去了,因此越南文化雖然與中華文化有許多一脈相承之處,卻又有許多獨立的特點。與中原一樣,他們信仰儒、道和大乘佛教,卻又有自己獨特的高臺教。他們崇拜孔夫子、關(guān)圣人,卻又有自己獨特的民族圣人陳興道。

越南南部曾經(jīng)是占婆人的天下,占婆這個已經(jīng)消失的歷史大國,信奉的是印度教,甚至它的人種也和北部的越族人毫不相同,他們來自于海上,使用南島語系,與中國臺灣地區(qū)原住民和菲律賓地區(qū)土著,甚至新西蘭人、南太平洋海島民族的親緣性更大一些。

柬埔寨的代表高棉人與越南的越族和占婆人又完全不同,他們擁有輝煌的歷史,這個勤勞的民族用最原始的工具建立了世界上最輝煌的宮殿:吳哥窟。不僅僅是吳哥窟,在暹粒(Siem Reap)周邊數(shù)百公里內(nèi),甚至一直擴展到泰國和老撾境內(nèi),有多少吳哥時期的遺跡?。】上?,如此輝煌的文明最終埋沒雨林之中無人知曉,以至于西方人來到時,以為只有羅馬人才能建立如此偉大的奇跡,并設(shè)想了羅馬人跑到東南亞的神話。

記錄高棉人成就的,反而是一個中國人。他在元朝時期記錄下的吳哥與今日之吳哥完全吻合,更反映了東南亞和中原的特殊關(guān)系。

柬埔寨北面的老撾和西面的泰國又有著不同的歷史。他們是后來才到達這片奇異的領(lǐng)土的,卻擁有最強的活力,建設(shè)了這個地區(qū)最為穩(wěn)定的政權(quán)。泰國,作為東南亞的穩(wěn)定劑和平衡劑已經(jīng)存在了幾百年,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了泰國的東南亞,那只會意味著更多的戰(zhàn)斗和紛爭。這兩個泰人建立的國家信奉小乘佛教,卻又擁有著截然不同的制度,一個是君主立憲和資本主義,另一個則選取了社會主義,它們雖然在一千年前屬于同一文化同一民族,到現(xiàn)在卻已經(jīng)千差萬別了。

在中南半島最復雜的國家是緬甸,這個擁有著昂山素季①的國家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舉世矚目的變革。統(tǒng)治了幾十年的軍政府試圖走向民主之路,但前景如何?是一片光明還是充滿荊棘?實際上,將軍們?yōu)榱藢で笾螄芬呀?jīng)摸索了幾十年,他們始終沒有放棄理想,沒有向世俗低頭。這種理想使他們設(shè)計出了最獨特的政治制度:軍事獨裁與佛教傳統(tǒng)相結(jié)合。這也讓世人見識了佛教這個世界上最溫和的宗教,是如何與獨裁共存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