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原文】
珊英先生:信敬悉。知你在故鄉(xiāng)并參加政府所舉辦之訓練班,慰極!我與曾志近來一切甚好,如釋錦注!你離開福建以后的經過,以前全無
所知,此次從你的來信中方知梗概。你失了黨的關系果如來信所稱,只要有人證明并經過一定時期工作考察,組織上當會承認你的關系的,但現(xiàn)在還不能解決。我意你可好好在本縣參加工作,積極表現(xiàn)并多方設法找人證明。至在福建省委一段工作,我當完全可以負責證明。我擬直接去信湖南省委,要他們通知茶陵方面與你作必需的工作聯(lián)系。望你有事可多找譚余保同志(他是湖南省副主席)。如你方便來武漢一游,我們當表歡迎也。余不詳。此致敬禮!
陶鑄四月三日
珊英女士:二次來信,遲遲未復,望諒!你的工作除已函告湖南當局通知茶陵縣府為你設法分配工作外,此次見到
譚副主席又當面與之談過,當一定為你設法也。
漢口方面你如無小孩當較為好辦,因此間各機關都很講求工作效率,每一個人的工作都很繁重且待遇很低,還不如在家鄉(xiāng)搞點工作方便些。余不詳。此復。致敬禮!
陶鑄七月廿七日
珊英同志:數(shù)年不通音問,昨接來信,知一切甚好,慰極!曾志及小女現(xiàn)在北京學習,暑假當均返穗,屆時如能來穗一敘,甚表歡迎
也。
特復。致敬禮!陶鑄五月卅一日
【家書背后的故事】
我的母親譚珊英是湖南省茶陵縣人,生于 1909年, 192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校長是徐特立)。 1926年投筆從戎,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黃埔軍校第六期),與謝冰瑩等同室姐妹結為生死與共的“七兄弟”,1927年參加了西征討伐夏斗寅的戰(zhàn)斗。大革命失敗后,女生隊提前畢業(yè)。 1928年春重新考入湖南省立二中高中師范科
(即原第一女師), 1929年冬畢業(yè)。 1930年春到福建廈門找到共產黨的組織,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羅明談過話后,分配在省軍委擔任文書和內部交通工作,受省軍委負責人陶鑄直接領導,并假扮夫妻以掩護機關,有幸親歷了廈門破獄斗爭。破獄委員會由羅明、王德、王海萍、謝景德、陶鑄組成,武裝隊伍由陶鑄組織和指揮。經過周密計劃,充分準備,巧妙計謀,當年 5月 25日陶鑄率領 11位勇士,有的假裝
譚珊英,1936攝于北京。
探監(jiān),有的喬裝小販和游客,譚珊英母子,攝于 1956年。
時機一到即沖進思明監(jiān)獄,擊斃警備隊長和看守,打開牢門,僅僅十幾分鐘,成功營救出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陳柏生、中共廈門市委書記劉端生等四十多位革命同志,迅速安全轉移,我方無一傷亡,譜寫了中外革命史上的傳奇,轟動全國,震驚海外。廈門破獄勝利,是武裝反對國民黨屠殺的壯舉,表現(xiàn)了中共福建省委的堅強領導和共產黨人的無私無畏,也充分體現(xiàn)了陶鑄的膽識、才干和犧牲精神。陶鑄比我母親年長兩歲,在白色恐怖下從事艱苦地下斗爭、朝夕相處的半年多時間里,陶鑄像兄長對待親妹妹一樣,處處愛護和教育她,令我母親終生難忘。
1930年底,我母親調上海,繼續(xù)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31年與在共青團中央工作的陳柏生結為夫妻。 1934年 11月奉派赴蘇聯(lián)學習, 1936年初回國。由于當時上海黨的地下組織連遭破壞,他們與組織失去了聯(lián)系。后來,母親一直以教書為生。與陶鑄一別二十年,相互不知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