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路遠,只怕心苦
此次歐洲之行,像是四年前未完成的牽掛,一次看似突如其來的人禍幾乎斷送了在常人眼里所有生的希望和活的念想。取消了已經預訂好的機票,留下的只是那頁從未使用過的簽證,還有與病危通知抗爭的似夢非夢般的日子。命運轉彎之前小女孩兒的盤算只是希望學業(yè)結束后,父母能開開心地參加自己的畢業(yè)典禮,也能以此為契機陪著他們遍賞歐羅巴的土地。然而一切還未來得及開始,就仿佛只能永遠停止。
關于人命數好壞的討論我們經常會聽到,其實命運的劫難只不過是一種隨機選擇而已。也許有人會因為某種不幸而成為英雄,并且能留于世間受他人的景仰和尊重,但大多數的人只會因為瞬間發(fā)生的人生災難而別無選擇地茍延殘喘。這種命數不會因為你美麗、善良或者優(yōu)秀而眷顧你,也不會因為你弱小、笨拙或者卑微而憐憫你,所以它會賦予人很強的彈性,可以適應和接受所有生命中的一切經歷。我并不太喜歡老天不公平的說法,人間七情中只有喜和樂是我們歡迎的,然而其他的總得有人按比例去承擔,看似任何人承擔都有失公允,但這就是修行的意義。
那時所有人都以為我的世界即將崩塌,現在我可以微笑著對自己說:"謝謝你,挺了過來。"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外界的美好事物來自我鼓勵,比如曙光。
我必須得承認我是幸運的,不必多說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我才留于人世,有一對怎樣偉大的父母在保全我第二次生命的前提下、在承受了身為父母最撕心裂肺的傷痛之后,還有心力滿足我曾經的期待。我的身體狀況逐漸穩(wěn)定之后,母親決然地說:"我們一起去歐洲吧。"
這個決定對我來講是個不敢想象的意外驚喜,對于只能輪椅代步的我和年過半百的父母來說,這樣的事是需要勇氣的。從前一直是喜歡隨心所欲的旅途,但是這次出于對自身種種不便因素的客觀考慮,我還是心懷忐忑并且認認真真地做了將近三個月的行前準備,在自助游的網站上獲取大量資訊,制定行程路線,比對性價比預訂酒店(由于特殊情況必須要提前選擇有無障礙設施的酒店),預訂好所有在歐洲的飛機票、火車票和船票,預約租車的型號和時間,準備簽證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和翻譯件,還有一封五百多字的英文說明,為了確保使館人員給一家三口發(fā)放幾乎不可能批準的90天旅游簽證。等待簽證的那一個星期,我的心情是要比等待研究生offer更為緊張。一切敲定后我便開始忙忙碌碌準備三個月間一家人出行所需要的"特殊必備物資"。
前生的我總是會在假期時跟母親一起出游,除了偏遠難至的地方外從來是選擇自由行走,這樣也許更能體會到足跡賦予自己的滿足感。蹲在茫茫戈壁旁的小攤邊吃西瓜,在海灘邊沒有目的地聽風,清晨去陌生的早市看熱鬧,夕陽下和"水上市場"的異國攤販做交易……雖然一直清楚自己心底的所欲不需要通過遠行來尋找生命的追求,但這些特殊卻伴有生活感的體驗潛移默化地教會人感知細節(jié)、感受美好。然而,此次動身背負的內容太多,心中實在是無法找回過去那種輕松隨意的自在。臨行前跟母親一起去理發(fā)店整理頭發(fā),涂了指甲,感覺這一次出行的意義仿佛遠遠超出了其本身,好像是一種儀式,用以告別過去的一切,重新定義以后必須面對另一種生活。
學會把未知的明天當作即將到來的末日一樣,不奢求未來,安心只為朝夕。
人往往在放下之前需要有一段執(zhí)著的過程,結束同樣需要一個特定的臨界點和事件來給予心理上的強大暗示。身心剝離太久需要一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