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一文,內(nèi)有幾位日本女性,款款道來,談她們?nèi)绾稳说街心?,就開始柔和淡定地籌劃死亡。好像戲剛演到高潮,主角就潛心準備謝幕時的回眸一笑,機智得令人嘆服。
有一位女性,從62歲起就把家中房子改建成3間,適合老年人居住,以用作“最后的棲身之所”。刪繁就簡,把用不著的家具統(tǒng)統(tǒng)賣掉,只剩下四把椅子,兩個杯盤。丈夫嘆道:這么早就給我收拾好啦!
一位女兒為父母收拾遺物,閣樓就像舊倉庫,到處是舊書和電話簿,摞得比人還高。式樣該進博物館的服裝,包裝的盒子還未撕開。不知何時買下的布料,質(zhì)地早已發(fā)脆。像出土文物一般陳舊的衛(wèi)生紙,不起絲毫泡沫的洗滌劑……但房地產(chǎn)證、銀行存折、名章等重要物件,卻不知藏在什么地方。她想起母親生前常說,我是不會給孩子們添任何麻煩的……心想,人不能在死亡面前好強,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她把父母家中的家具、衣物、餐具都處理了,最難辦的是,母親生前花了250萬日元自費出版的自傳,剩下100多冊,無法處置。再三考慮之后,女兒雙手合十默念道:媽媽,留下來的人還要生存,只有對不起您了。說完,她只收起4部自傳,其余的都銷毀。母親的日記,她帶走了。但每讀一遍,都沉浸在痛苦之中。當她49歲時,先燒掉了自己的日記,然后把母親的日記也斷然燒光,從此一了百了。
風靡全球的《廊橋遺夢》,其實也是一部從遺物講起的故事。死之前應該做的事,似乎還挺多。如果疏忽了,有時是難以彌補的缺憾。一位妻子患病住進醫(yī)院,丈夫天天守候在床邊,寸步不離。妻子剛開始是感動,隨之就是生疑。終于察覺到不是一般的病,丈夫是在盡力增多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時間。她深深地不安了,一再強烈要求出院,回到自己家中。丈夫知她病情重篤,哪敢讓她走,只好不斷說“明天我們就辦手續(xù)”,敷衍她。女人終于在一天夜里,大睜著雙眼走了。丈夫整理妻子遺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她與情人8年相通的記載,總算明白妻子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了。
讀著這些文字,心好像被一只略帶冷意的手輕輕握著,微痛而警醒。待到讀完,那手猛地松開了,有新鮮蓬松的血,重新灌注四肢百骸,感到人間的溫暖。
第一次清晰地感受生人對死亡的準備,是十幾歲下鄉(xiāng)時,房東大娘在秋陽下晾曬老衣。她臉上欣賞的神色和壽裝絢麗妖嬈的色彩,令我感到老人有一種早日套入它們的期待。細想起來,農(nóng)牧社會的死亡,也是節(jié)儉和單純的。一個人死了,涉及的不過是幾件舊衣,或燒或送,都好處置。其他農(nóng)具家具炊具,屬于大家庭,不會也不應隨了死者遁去。
現(xiàn)在社會在種種進步之中,也使死亡奢華和復雜起來。你不在了,曾經(jīng)陪你的那些物品還在。怎么辦呢?你穿過的舊衣,色彩尺碼打上強烈個人印跡,假如沒有英王妃黛安娜的名氣,無人拍賣無處保存。你讀過的舊書,假如不是當世文豪,現(xiàn)代文學館也不會收藏,只有掩在塵封中,車載斗量地賣廢品。你用過的舊家具,式樣過時,假如不是紫檀或紅木,也無后人青睞,或許丟棄垃圾堆。你的舊照片,將零落一地,隨風飄蕩,被陌生的人驚訝地指著問:這是誰?
當我認真思忖死后的技術(shù)性問題時,感覺到的不再是對死亡的畏懼,而是對不幸參與料理這一事物的人,充滿歉意。假如是親人,必會引起悸痛,但我的本意,是望他們平靜。假如是素不相識的人,出于公務或是仁慈相助,更應減少他人的勞動強度。我原以為死亡的準備,主要是思想和意志方面。不怕死,是一個充滿思辨的哲學范疇?,F(xiàn)在才發(fā)覺,涉及死亡的物質(zhì)和事務,也相當繁雜?;蛘哒f,只有更明智巧妙地擺下人生的最后棋子,才能更有質(zhì)量地獲得完整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