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毛澤東在《新青年》發(fā)表《體育之研究》,提出學生當以德、智、體三育并重,批評學校課程繁多又不重視體育:“吾國學制,課程密如牛毛,雖成年之人,頑強之身,猶莫能舉,況未成年者乎?況弱者乎?”
筆者小的時候,書包是很薄的,上學放學的路上總是玩兒著走。中小學生的體育鍛煉非常普遍。球類運動,田徑運動,人人踴躍爭當好手。男孩兒下河游泳,個個是浪里白條。民間游泳的花樣十幾種。八九歲的小學生撲騰大岷江,破浪千余米,尋常得很。
而當下的孩子們書包之沉重,令人揪心,筆者在公交車上問過一個念初一的學生,他的書包重達二十七斤,并說班上還有三十多斤重的??膳?!年年減負,年年重負,非要學那么多所謂的知識嗎?起早貪黑學來的東西,大部分卻注定要忘掉。人生最最寶貴的童年少年,被密如牛毛的課程霸占了。在莫名的力量催逼之下,稚嫩的生命被算計,被切割,兒童活蹦亂跳的本真狀態(tài)受到幾股大力的擠壓:1、待在水泥籠子里;2、走在機動車之間——出家門、校門就失掉安全感;3、遠離自然的豐富;4、容易落入毒癮般的網(wǎng)癮;5、書包年年重如山,背也難不背更難……
二十四歲的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不戒于種種嗜欲,以漸戕賊其身”,終會由強轉為弱;而弱者,如果“深戒嗜欲”,“勤自鍛煉”,久而久之也會變?yōu)閺娬?。這與后來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斷是一致的,發(fā)展而為一系列杰出的政治和軍事思想。后者極而言之: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
先哲有云: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毛澤東知行合一,說到就要做到。而在做的過程中往往會領悟更多,知與行良性互動。毛澤東讀了那么多書,卻深知“盡信書,不如無書”,遠離了本本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以至于無窮。
1917年夏,毛澤東和同學蕭子升漫游長沙、寧鄉(xiāng)、安化、益陽、沅江五縣,歷時一個月,行程九百余里,不帶一個銅板,沿途寫對聯(lián)送人以解決食宿,所到之處,受到農民的歡迎。他們飽覽自然風光,了解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社會各階層。次年春,毛澤東復與蔡和森沿洞庭湖東岸及南岸,經(jīng)湘陰、岳陽、平江、瀏陽幾個縣,游歷半個多月,了解社會情況,讀“無字書”,詳談組建后來影響很大的新民學會。
古人推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游歷方式,從春秋戰(zhàn)國就開始了。步步丈量大好河山,寸寸貼近山水肌膚,活得天寬地闊,人對春夏秋冬、草木魚蟲、奇風異俗的感受,細膩而豐富。十里不同俗,隔山不同音。意外的東西紛至沓來。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車行,舟行,馬行,步行,速度之慢與感受之細成正比?,F(xiàn)在坐飛機坐動車方便了,速度上升數(shù)十倍,感受的差異性卻在下降,支撐感覺的億萬體細胞撐不圓滿?,F(xiàn)代人難以擺脫的無聊,蓋由于感覺層面的貧乏。目的性太強,興奮點推高,功利心太甚,勢必封殺感覺的原生態(tài),將能夠生長百草千樹的沃土,變成植物單一的鹽堿地。大學校園,青春面孔大面積的暮氣沉沉。要重返朝氣蓬勃的質樸狀態(tài),真是舉步維艱。
感覺豐富了,人才會持續(xù)興奮。生命的飽滿度大于生命的長度。生命既有飽滿度又有長度,當然更好,比如老子、莊子、孔子和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