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等待:果實成熟之前,需要默默等待(1)

我們是一群智慧的魚 作者:崔自默


1

“丑話說在前頭”,有其必要。很多事情事先說清楚了,即便面紅耳赤,也有了好的開始,以免后來互相嘀咕、彼此提防。當然,也還有變卦的情況;“變數(shù)”,最難預(yù)料和臨時控制的。

很多事情一般也未必能說清楚;即便能說清楚,也未必實用。“先君子后小人”,難免被認為“不近人情”。自私與無私,一墻之隔。明白人不需解釋,糊涂人認定越抹越黑。

人因想法不同,摩擦與不悅在所難免,能理解與包容是合作下去的基本要求;假如就此誤解或分道揚鑣,也未必不是好事?!百I賣不成仁義在”是常識,假如反目成仇則屬于小人的一貫作風。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不是借口,而是事實,應(yīng)該理解。

2

“說時遲,那時快”,人生遭遇大多如是,所以面對很多問題時,不必勉強,不能拼命。如果拼命能獲勝,那或許還值得;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歷史長河里,真正能一時光耀并能留下痕跡的,畢竟寥寥無幾。人總在自己欺騙自己,出于無知,對自己也對別人?!熬又?,應(yīng)該既是對主觀,也是對客觀。

3

大與小的差別,是相對的。大與小雖然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但也會因為主觀觀察的距離遠近而區(qū)別。眼前的燒餅,的確看起來可以比天上的月亮大得多。要想把小東西看大、看復(fù)雜,可以盡量走近它,更可以使用超級放大鏡;反之,要想把大東西看小、簡單化,可以無限遠離它。

規(guī)定、限度、指標與砝碼、原則,都是變數(shù),只要是人的活動就沒有極限。沒有所謂欲望,是沒有一般所謂的欲望;沒有這種欲望,一定會有那種欲望。指哪打哪與打哪指哪,雖然水準自有區(qū)分,但聽眾的反映有時的確不同。世界觀可以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因方法論不同,結(jié)論便大異其趣。

不與富交我不貧,不與貴交我不賤,不與善交我不惡,不與美交我不丑。然而,何以區(qū)分富貧、貴賤、善惡與美丑?只要是區(qū)分,都在極限之內(nèi),大概就只是量級的差別,沒有絕對。對于魔鬼而言,他會認定自己頭上的怪角是最美的。人不需要向魔鬼學(xué)習(xí),硬把冠冕認做頭上的角。有趣的是,角可以被認做冠冕,還的確很獨特。

對同樣一個文本,解讀方法不同,結(jié)論不同。某一學(xué)派被解讀得越多,其影響力越大;其中一定存在牽強附會甚至“白日見鬼”,但即使變本加厲,也總比被冷落或忘卻要幸運得多。能否被人想起、被解讀,則似乎有定數(shù),不可強求。

4

定數(shù),對人而言大多是未知的。未知,是變易性、道、無常,是自然法則。見微可以知著,現(xiàn)象反映本質(zhì),是普遍聯(lián)系原理。一葉可以知秋,但必須的確是到了秋天。

主觀的追求,需要客觀的選擇與認定??陀^道理如是,人類藝術(shù)的知音亦如是。大道有無中,其妙處在有與無之間。或有或無,時有時無,就是感覺,是變數(shù)。朝三暮四,是變數(shù),更是角度使然。數(shù)與數(shù)之間搭配的適度與否,完全根據(jù)愜意與否,完全適度的概率很小。愜意與否,也因時、地與人這“三才”的認識角度而異樣,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種假設(shè)。謙虛是美德,因為謙虛而失敗之后,于是開始有選擇性地謙虛,又如何呢?

辯證法,有時是乏力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