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方
如果我們不曾把當代出版活動視為一群“作嫁者”工匠式的文字爬梳和半儒半商的文化經(jīng)紀,而是映射一個時代學術(shù)潮汐、燭照一程思想流脈的鏡與燈,一道由肩負文化建構(gòu)與積累雙重使命的出版人參與構(gòu)筑的人類文明的風景線,那么,我們會以更深沉的眼光去關(guān)注當代出版史上每一位長者、賢者的心路歷程。鐘叔河先生便是這樣一位長者和賢者。
說起來,鐘先生的出版生涯并不長。他早年投身新聞工作,不僅記所聞,而且結(jié)合讀書思考現(xiàn)實與歷史,力圖做一位“思想型”的記者。但“五七”之秋,恰恰因思想而獲罪,被掃地出門。后來又因不愿意放棄思想的權(quán)利而入鐵窗。他先后做過車夫、鉗工、木工、劃線工、繪圖員。一九七九年,“右派”被改正,本可以歸隊重操舊業(yè)。此時他的年齡已逼近五十,卻決計“逃”出新聞,憑借“作文考試”的高分加入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聞與出版,雖說同屬大眾傳媒,同是做編輯,但工作套路、思維方式多有不同:新聞需要熱情奔放地介入生活,更多的是近距離的觀察與思考。出版則需要老吏斷獄的沉著,更多的是遠距離的洞悉與建構(gòu)。叔河先生編輯業(yè)績上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報人經(jīng)歷,做記者時的那份機敏加上出版人那份追求厚重的秉性,使他很快就找到了諸如歷史與現(xiàn)實、即時與永恒、文的宕蕩與史的深沉的交匯點。兩年后,便以《走向世界叢書》(先以單行本刊行,后來輯成十卷合訂本)而聲譽鵲起,北京、上海各大報、書評刊物都稱贊這是一套好叢書,許多不輕易提筆的前輩與專家給鐘先生寫信,盛贊他的史學眼光與功底。錢鐘書先生在信中說:“章實齋論史學,于劉子玄所謂三長中獨重識;弟讀尊編,即傾倒兄之卓識明見,而博采窮搜之學力又足以相副。”李普先生“半夜醒來,不復成寐”,寫信給鐘先生,建議他把各書卷首的敘論輯印成冊,交新華出版社出版。楊憲益先生在信中表示:“您寫的專文如果集成一冊,翻譯出來,我看會受人歡迎的。”李侃先生則在信中稱這是一套“內(nèi)容并不新奇的當代‘奇書’”,說自己近月來一直心耽于斯,“讀‘總序’及敘論諸文后,感佩之情不能自已”。蕭乾、黎澍及外國專家白霞等人也都寫信表達了自己的共鳴與感激。英國海涅曼公司還致函鐘先生,有意以英文出版他的書。一九八二年春,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召開恢復后的第一次小組會議時,組長李一氓提議特邀鐘叔河作為正式代表與會,并多次談到湖南的《走向世界叢書》整理方法是個典型:第一,有一篇比較詳細深刻的作者思想評傳,對其人其書做了說明;第二,每一段落有個提要,是花了功夫的,給讀者提供了很大方便;第三,書后有人名、地名索引,也便于查閱……單純的標點是不夠的。充分肯定了這套書的編輯經(jīng)驗。這里面也顯示出鐘先生所具備的新聞、出版兩雙眼睛和兩種職業(yè)秉性的魅力。就這套書的內(nèi)容而言,大多是一個多世紀前的舊事,當歸于歷史,但經(jīng)過鐘先生重新發(fā)現(xiàn),精心輯注出版,對于處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國人來說無疑又是十分現(xiàn)實的話題。單本看,這些文字只是國人最初開眼看世界的舊聞片斷,但輯成大系,整體觀照,則反映出一股潮流,是先輩們心的吶喊。尤其可貴的是叔河先生一系列既有報人激情與文采,又具史家練達與犀利的敘論,使得這套書既是情緒的,又是理性的;既是可讀的,又是耐讀的。那時還不時興幕后炒作,這套歷史舊籍,引起學界、思想家如此的“聚焦”,在近二十年出版界亦堪稱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