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爾均
周恩來侄兒,國防大學原政治部主任
我第一次見七伯、七媽是在上海,時間是1946年的夏天。我那個時候在江蘇高郵初中畢業(yè)以后,因為沒錢升學讀書,聽說七伯周恩來到了南京、上海與國民黨談判,我和哥哥就找他們來了。我們見面是在上海馬思南路107號“周公館”,馬思南路現在改稱思南路,門口掛著的牌子還是當年的牌子,英文是“周恩來將軍公館”,實際上是中共代表團上海辦事處。用這個名義,為了便于對外活動。到那里后,是陳家康同志接待的我們,問了情況以后,他通報給七伯、七媽,他倆很快就從樓上下來。七伯、七媽見到我們非常高興,也十分關心,詳細地詢問我們這些年來的情況。特別是見到我們由于經濟困難,一路從蘇北走路、坐船過來,缺吃少穿,臉上還長了瘡。七媽很疼愛地說,你們受苦了。她拿來藥膏親自給我涂上沒兩天就好了。七媽去世之前的幾年,有一次,她老人家同我和我愛人鄧在軍談起當年的情況,七媽說:“那個藥叫‘如意膏’,效果很好,是進口的,現在沒有了??磥?,這樣的藥還得進口一點。”50年前的往事,這樣的一個細節(jié),她老人家都記得清清楚楚。
然后,七伯、七媽把我們帶到他倆的臥室,關心地問我們是做什么來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我們說想升學上高中,也想跟著你們干革命,希望能到延安去。七伯、七媽說,這個事情我們要好好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再定。
當時,我們是臨時寄居在上海的舅舅家。住在施高塔路,現在叫山陰路,在虹口那兒。第二天還是第三天,七伯和七媽專門到舅舅家來看我,是坐了車去的。我那時看到的七伯、七媽顯得特別年輕,七伯穿的是西服,七媽穿得也漂亮,上襟還佩了一朵花。我說:“七伯、七媽,你倆看起來好精神,真漂亮。”七媽就說:“你們不懂得,我們在這兒需要這樣的穿著,便于在敵人的心臟里邊活動、減少敵人的注意,也可以給你們舅舅家里減少麻煩。我們在延安住的是窯洞,穿的是土布衣服,跟這兒根本是兩種情況。”
那次我們一起聊了很長時間,七伯、七媽才離開。后來他倆又找我們去思南路周公館,專門談我們所提的要求。七媽說,我和你們七伯一起商量過了,你們還是就地升學為好。我們與國民黨談判的形勢很不樂觀,內戰(zhàn)隨時可能打起來,也想過帶你們去延安,恐怕有困難。你們還是留下好好讀書,長知識,以后會有機會參加革命的。七伯說,要相信黑暗畢竟是暫時的,你們年輕,前途是光明的。他倆給我們留下了錢,還把七伯的衣服拿給我倆,每人分了一點。七伯、七媽還囑咐我們,這里周圍有不少國民黨的特務在監(jiān)視,好在你們年紀還小,但也要提高警惕,特地交代了一些我們注意擺脫特務盯梢的辦法。我們就按兩位老人家的意思留在上海念書,一直到高中畢業(yè),后來于1949年6月參軍到了二野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