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曾經(jīng)寫過兩篇有趣的文章,都跟電影有關(guān):《中國電影的前途》與《拜銀的人——一則寓言》。
在散文《中國電影的前途》里,父親寫道:“一般電影劇本的通病是過分重視劇本的故事,而忽略了其中的人物,以致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曲折離奇、出人意表的故事,對人物的塑造視為無足輕重。甚至為了遷就故事,人物的性格會前后矛盾,無從令觀眾信服……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由于出發(fā)點錯了,中國電影便隨之走錯了方向?!?/p>
我家里以前有一本英文書,叫《三十六種戲劇模式》(The Thirty-Six Dramatic Situations)。該書作者是意大利人喬治·波爾蒂(Georges Polti),他根據(jù)一千種劇本、二百種傳奇、史詩與歷史故事,統(tǒng)計證明人類的感情最多只容納三十六種戲劇結(jié)構(gòu)。父親說這本書“凡從事研究戲劇者無人不知”。印象中這本書非常殘破,父親大概是讀過無數(shù)次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找不到這本書了,應(yīng)該是父親將它連同其他電影書籍都捐給香港浸會大學了。
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將戲劇分類似乎太鉆牛角尖,連我這個統(tǒng)計學博士也不大相信??茖W要建基于事實,你要看看是不是所有戲劇就只有那三十六種,正如考察所有的計謀是不是只有三十六計。我沒有做過這個分析,但父親倒有兩個例子,似乎頗能印證所謂的三十六種戲劇結(jié)構(gòu)。
例一:有人請父親看一部由瓊瑤小說《煙雨濛濛》改編的臺灣電影,想試探香港觀眾反應(yīng)如何。父親看后說,這部電影的故事和粵語電影中的東宮西宮片很相近——男主角是一位昏君,為西宮妃子迷惑,把東宮皇后打入冷宮,甚至把太子廢掉,而西宮串通國舅,勾結(jié)太監(jiān)與奸相為非作歹,最后真相大白,昏君覺悟,太子復(fù)立,壞人伏誅。
父親說,瓊瑤絕不會抄襲這么俗氣的粵語片故事為骨干,而兩者雷同,無非證明了三十六種之說有其根據(jù)。父親說,新一代的香港觀眾不會喜歡看舊式粵語電影,但他們會喜歡《煙雨濛濛》中的東宮太子——大太太的獨生女兒,一個甚有個性的人物。這角色由新人歸亞蕾主演,結(jié)果她以此影片獲得第四屆金馬獎最佳女演員,而電影在香港的票房也甚佳。
例二:父親和導演胡金銓曾談到《西施》的故事。父親認為這個故事可以編得很像西方劇作家蕭伯納的《賣花女》,好萊塢電影版則是《窈窕淑女》。父親說這樣的《西施》劇本,拍出來可以與奧斯卡最佳影片《窈窕淑女》同樣精致緊湊,不落俗套。胡金銓聽了立即問:“你寫不寫?你寫,我就拍。”后來李翰祥出巨資拍了一套古裝歷史片《西施》,父親與胡金銓的《西施》就沒有下文了,免得好像在跟風抄襲。
至于父親的《拜銀的人——一則寓言》,寫了一群人某天吃下午茶,有編劇、劇務(wù)、副導演、女主角、準男主角、導演和制片。在座有人提議,每人說一個成語,還要改掉原來成語的一個字,同時要合乎說話人的身份,然后大家評一下,由說得最不好的人請客。結(jié)果女主角是 “坐以待幣”,編劇是“委曲求錢”,準男主角是“視歸如死”,副導演是“不學有術(shù)”,劇務(wù)是“無知近乎勇”,導演是“理曲氣壯”,制片是“未撈先衰”等。你猜誰輸了?女主角說:“‘委曲求錢’,我們大家吃電影飯的,哪一個不受委屈?哪一個不是為了錢?”編劇慌了,心里一算,這一頓茶恐怕要二十元,自己付是付得起,可是今天出來是答應(yīng)老婆替孩子買奶粉的,回去怎么交代?好在制片做好人簽單。
我看不出來這些人的原型,但我想父親不會那么明顯地影射人。這個短篇故事其實沒有什么情節(jié)可言,所以不是三十六種戲劇結(jié)構(gòu)之一,不過父親巧妙地利用對話,將那些電影界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栋葶y的人》如果改編成電影,說不定就是那個年代的《低俗喜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