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寫過一部戲叫《 威尼斯商人 》,這使很多沒來過威尼斯的觀眾也對這里的商人產(chǎn)生了某種定見。
我在這里見到了很多的威尼斯商人,總的感覺是本分、老實、文雅,毫無奸詐之氣。
最難忘的,是一個賣面具的威尼斯商人。
意大利的假面喜劇本是我研究的對象,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邊看到一個面具攤販,便興奮莫名,狠狠地欣賞一陣后便挑挑揀揀選出幾副,問明了價錢準備付款。
攤販主人已經(jīng)年老,臉部輪廓分明,別有一份莊重。剛才我欣賞假面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反應(yīng),甚至也沒有向我點頭,只是自顧自地把一具具假面拿下來,看來看去再掛上。當(dāng)我從他剛剛掛上的假面中取下兩具,他突然驚異地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等我把全部選中的幾具拿到他眼前,他終于笑著朝我點了點頭,意思是:“內(nèi)行!”
正在這時,一個會說意大利語的朋友過來了,他問清我準備購買這幾個假面,便轉(zhuǎn)身與老人攀談起來。老人一聽他流利的意大利語很高興,但聽了幾句,眼睛從我朋友的臉上移開,擱下原先準備包裝的假面,去擺弄其他貨品了。
我連忙問朋友怎么回事,朋友說,正在討價還價,他不讓步。我說,那就按照原來的價錢吧,并不貴。朋友在猶豫,我就自己用英語與老人說。
但是,我一再說“照原價吧”,老人只輕輕說了一聲“不”,便不再回頭。
朋友說,這真是犟脾氣。
但我知道真實的原因。老人是假面制作藝術(shù)家,剛才看我的挑選,以為遇到了知音,一討價還價,他因突然失望而傷心。
這便是依然流淌著羅馬血液的意大利人。自己知道在做小買賣,做大做小無所謂,是貧是富也不經(jīng)心,只想守住那一點自尊。
去一家店,推門進去坐著一個老人,你看了幾件貨品后小心問了一句:“能不能便宜一點?”他的回答是抬手一指,說:“門在那里。”
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這正是他們支付的代價,有人說,也是他們?nèi)烁竦谋瘎 ?/p>
身在威尼斯這樣的城市,全世界旅客來來往往,要設(shè)法賺點大錢并不困難,但是他們不想。店是祖輩傳下的,半關(guān)著門,不希望有太多的顧客進來,因為這是早就定下的規(guī)模,不會窮,也不會富,正合適,窮了富了都是負擔(dān)。
歐洲生活的平和、厚重、恬淡,部分地與此有關(guān)。
如果說是悲劇,我對這種悲劇有點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