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位于貴州北部,歷史久遠,北依婁山,南臨烏江,是由川入黔的咽喉重鎮(zhèn)。它的名字來自《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遵義,是貴州的一個文化之鄉(xiāng),清末曾出過名震全國的文化巨擘。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同時也是“太平出文士,世亂出將才”之地,及至抗戰(zhàn)軍興,遵義地區(qū)將校軍官多達千人,軍師級達幾十人員,“將軍滿街走,文人遍地有”成為一時之盛。正因人杰地靈,陸大、浙大輾轉遷徙,選擇落戶于此。
早年,日本逼迫北洋軍閥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還在讀書的柏輝章就立下了從軍報國的宏愿。其時,西南軍閥割據(jù),以鄰為壑,戰(zhàn)事不斷,民不聊生,所以當初柏輝章的投筆從戎遭到了其父柏杰生的百般阻撓。然而,抗戰(zhàn)軍興,柏杰生一句“倭寇掃除日,孩兒還家時!”七個兒子就有六個慷慨奔赴國難,為國殺敵無怨無悔,其中,一個犧牲,一個殉職,柏家堪稱一門忠烈!
為表彰第102師在抗戰(zhàn)中的貢獻,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1941年國民政府在貴陽特批建成“陸軍第一百零二師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供后人瞻仰。惜1949年后被拆毀!
第102師對抗戰(zhàn)的貢獻,毋庸置疑。作為第102師靈魂人物的柏輝章,以及其核心領導層陳偉光、杜肇華、熊欽垣亦可圈可點,其抗戰(zhàn)功績無疑當彪炳史冊!
幾年前,為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筆者在寫作《抗戰(zhàn)泰山軍——國民革命軍第十軍抗戰(zhàn)紀實》時,也交叉收集到第102師的不少資料,因為筆者對柏輝章抗戰(zhàn)事跡素有所聞,在貴州對第102師的故事又耳熟能詳,于是將第102師的資料單列收集收藏起來,成為本書現(xiàn)在能夠成書的重要史料。
為了讓這本書真實記載當年歷史,筆者又走訪和接觸了不少老兵,當面聆聽他們描述抗戰(zhàn)烽火,認真傾聽他們久抑的心聲。
老兵不死,他們才是真正英雄!當年他們聞義赴難,朝命夕至,以血肉筑長城,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的精神。
他們不是英雄,誰是?
為英烈立傳,為英雄正名,是本書的著眼點,亦是筆者的心愿。
本書引用資料及圖片或來源于公開出版物,或來源于當事人手稿,以及筆者采訪所得。經(jīng)過對資料的甄選和排比,形成了一個證據(jù)邏輯鏈,對許多未經(jīng)求證的傳說,本書原則上均不予采用。在此,誠摯地感謝被引用的作者和出版機構以及第102師后代的積極提供資料。
在尚未完成全書寫作時,筆者曾將部分書稿發(fā)送了一些不同專業(yè)和層次的朋友閱讀,是他們及時反饋給了良好的信息,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以完成全書。
這里要特別感謝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曾景忠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何光滬教授,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為本書作序;中國社會科學院雷頤教授、臺灣政治大學洪秀菊教授給予特別的幫助;著名書法家鐘國康為本書題寫書名;貴州文史專家梁茂林、蘇漣、李永頤、李連昌也為筆者提供了許多寶貴資料,使全書得以順利完成。
由于筆者才疏學淺,加之視野所限,難免掛一漏萬和錯訛,祈為引玉之磚。敬希讀者指正!
謹以此書作為一座紙上的紀念塔,讓后人永遠銘記那些在國家危難時舍身抗敵的英雄!
抗日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