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弟子一臉困惑,邵三便湊近他的耳根悄聲說:“乾山,武則天下葬的地方。”
袟華嚇得一激靈:“則天大圣皇后的墓?”
邵三哈哈大笑:“武則天的墓你也敢掘!當年黃巢幾十萬大軍在乾山掘地四十里也沒有找到入口。歷代皇帝的墓,只有一座沒有被盜,那就是乾陵。不是不想盜,那里可是埋藏了盛唐足足三年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更何況還有隨葬蘭亭序的可能。但那不是我們干得了的。”
“可你不是說蘭亭序在這里嗎?”
邵三嘆口氣說:“說來話長。我給你講過溫韜吧,這個人是五代時期的刺史,大約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省長,但干的卻是我們這一行,唐太宗的墓就是他掘的。溫韜盜墓有個奇怪的習慣,就是要將墓中所掘物品,一一記錄在冊,比我們現(xiàn)在的考古發(fā)掘都嚴格。后人正是根據(jù)他的記錄,了解了墓葬的情況。唐太宗一生戎馬,卻極喜歡蘭亭序,生前每每在臥榻欣賞把玩,還立下遺囑,死后將蘭亭序隨葬于枕側。太宗之后,蘭亭序再沒有現(xiàn)世,所傳全為摹本,人們以為真本已隨葬唐太宗,誰知后來找到溫韜的紀錄,蘭亭序根本沒有在冊!你說,依當時的情形,誰敢違旨私吞了蘭亭序?只有武則天。但是蘭亭序隨葬了武則天,僅僅是人們在發(fā)現(xiàn)溫韜盜墓紀錄后的又一個猜測,你想,武則天晚年遭遇老臣張柬之等人復唐政變,不僅張昌宗、張易之兩個把持朝政的男寵被殺,還被迫取消帝號,還大周于李唐王朝,被押遷出皇宮,在上陽宮度過最后三百多天余生。一個發(fā)白齒落的八十二歲老人,遭此際遇,還能有什么想法?她死后被厚葬,那是唐中宗為掩蓋搶班奪權真相并平息張柬之等政變功臣與武氏諸王矛盾做出的‘圣善’‘報恩’政策。更何況她是‘歸陵’,是歸于唐高宗的乾陵地宮中,這本身就是以卑動尊。試想,蘭亭序沒能隨葬唐太宗,難道能隨葬他的‘才人’兼‘兒媳婦’嗎?”
袟華聽得瞠目結舌:“那、那、那、那在哪兒?”
“只能在武則天最親近的人手里。武則天一生寵愛的只有四個人,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太平公主。前三個人是她的男寵,說白了就是性伴侶,全部在權力斗爭中被殺。只有女兒太平公主一直居于權力高峰,張柬之鏟除‘二張’、李隆基剿滅韋氏和武氏力量,她都參與其中,足見其政治斗爭的機警與才智,但太平公主后來也被李隆基所殺。所以這些人墓中都不可能有蘭亭序。”
袟華漸漸不耐煩起來:“你就不要賣關子了,快說在哪兒吧。”
“太平公主自幼便得武則天寵信,視為掌上明珠,長大成人后,武則天命嫁武筱暨,實際上是一門政治婚姻。這太平公主雖已過不惑之年,但長得豐腴艷麗,又久在武則天身邊,看到她母親的無盡風流情事,便也放蕩不羈,在宮中干了許多風花雪月的事情。那張易之是一白面皓齒的美男子,入宮伺奉七八十歲的武則天,如何能甘心寂寞,一日在宮中偶遇太平公主,一下麻酥了半個身子,兩人一來二去,竟勾搭成奸。本來以為閑云野鶴,繾綣一番便罷了,誰知張易之那陽物碩大無比,每每弄得太平公主花枝亂顫,房事過后,便昏死過去,須臾醒來,更是長舒一口氣:‘飄到天上去了。’到了這個份兒上,兩人如何分得開。不久,竟弄出一個孩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