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事(1)

我的事 作者:沙克


帝王之后當下有幾許?譬如嬴、齊、韓、劉、李、趙、朱氏之類的人家,追溯幾十代都能找到赫赫宗源,嬴姓者找到秦始皇,李姓者找到李世民,朱姓者找到朱元璋。出生名門望族當下有幾許?也許百姓家的先人總有圣賢達人,上溯百年千載,總能給自我介紹添些神氣,總能附托于十八輩前的堂堂人物、虛構(gòu)人氏而認宗耀祖。常聽說“我姓孔,孔子的孔”,“我姓孫,孫悟空的孫”,似乎沒聽說過“我姓秦,秦檜的秦”,或“我姓潘,潘金蓮的潘”。

當朝正史、地方志書、俾林野史、小說筆記等無數(shù)的史料有載,在大運河當?shù)赖臍v朝歷代,淮安府地牛氣沖天,南北船馬交通、糧物交流必經(jīng)此埠,使得都城繁榮,人物先進,堪稱一線城市。到明朝中期,由于漕運、鹽運、河工、榷關(guān)、造船、軍事等各業(yè)興旺,淮安盛景已是登峰造極,知府不算大官,漕運總督府、河道總督署里、河道總兵府的官衙里,坐著從一品、二三品大員;進士不算名人,僅所屬山陽縣亦即后來更名淮安縣的河下鎮(zhèn),涌現(xiàn)的六十多位進士中就有十多位翰林,還有一位生前不得志、“非科班出身”的小說大家吳承恩。山陽縣與清河縣亦即后來復名淮陰縣的兩個縣域,嘉靖年間就產(chǎn)生兩位狀元沈坤和丁士美。

沈坤、丁士美、吳承恩是十六世紀上半葉出生的人,沈坤小吳承恩幾歲,大丁士美十多歲,立世成事于十六世紀中葉,可以說是同時代的人,彼此自有鄉(xiāng)黨間的關(guān)聯(lián)。沈坤入仕早于丁士美,為官從翰林院修撰晉至從四品的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為母居喪期間,聚結(jié)鄉(xiāng)勇抗倭,為此受誣入獄,被民間譽為狀元兵。丁士美為官從翰林修撰晉至吏部左侍郎,貴為三朝文臣,兩代帝師,逝后贈禮部尚書,謚文恪,有襄校重錄煌煌古籍《永樂大典》的成就。

現(xiàn)當代淮安,回溯文化名人最著稱者當數(shù)《西游記》作者吳承恩,他一生多囿居山陽縣河下鎮(zhèn),凡其詩文述及人氏常是地方達人。吳承恩為沈坤的父母寫過墓志銘,為丁士美的父親丁儒寫過墓志銘,后者的墓志銘是他為丁士美的同科進士林士章代筆??磥砉糯从写P撰文的風氣,就像當下的官員和博導,常叫地位較低的秘書、研究生代筆。丁士美的父親去世,請同僚林士章寫一墓志銘,林士章轉(zhuǎn)讓吳承恩代筆,就有了《封通議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雙松丁公墓志銘》。這種文章的內(nèi)容都是蓋棺定論的生平美言:翁諱儒,字希賢,世為淮郡清河著姓。生子二:長即后溪公士美。

墓志銘必提丁士美,因父以子貴,沒有朝廷重臣的兒子丁士美,哪有父親丁儒“通議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封號。

百姓家史如果不能從遺存、史籍中找到脈絡(luò),只能從族口相傳或宗譜中求索。世道變遷,人事演進,沒想到我會與丁士美的兩位后人相遇。我有一位四十年前的小學同學丁亮,一位熟識多年的丁迎真,都是丁士美的族地原清河縣現(xiàn)淮陰區(qū)的丁集鎮(zhèn)人,都早已遠離鄉(xiāng)土創(chuàng)業(yè)有成。月初,受從深圳回鄉(xiāng)興業(yè)的丁亮邀約,我去丁集鎮(zhèn)釣魚玩閑,午餐桌上有丁迎真在座,閑談間才知道他倆是丁士美的嫡系后代,而且兩人是嫡親叔侄。在我從前的印象里,好像他們從沒在我面前說過丁士美的名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